躍馬山河_第七章火藥(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不怕他們叛變,就怕他們偶然當中泄漏奧妙,這個時候的人可冇有甚麼保密認識,你冇看茅元儀寫的《武備誌》,不但把西周至明朝以來的各種兵訣、計謀、陣法、軍資都圖文並茂地寫得詳詳細細,並且還把大明的地理情勢、關塞險要、海陸敵情、衛所擺設、督撫監司、將領兵額、兵源財賦等等內容都寫得翔實,最後還怕人家看不明白,全數都配上高清大圖。

北宋是個奇葩的朝代,從天子到大臣都充滿了逗性,建國天子宋太祖趙匡胤把常備軍隊變成了“廂軍”,專收各種渣滓,並且領兵的還都是啥也不懂的文官。

這特麼是明目張膽地全方位資敵啊,比投敵還更令人可愛,就是拉出來槍斃十次都不為過!中國汗青上如許的事情並不罕見,被後代稱為科學家的沈括,就在他著作的《夢溪筆談》中詳細記錄了鍊鋼法、鍊銅法以及弓弩等軍器的製造體例。

“硝石固然能夠入藥,但吃多了但是要中毒的。”老神仙悠悠地說了一句,作為老中醫,對於這個他最有發言權。

四川向來就盛產井鹽,自貢鹽井天下聞名,隻不過離得太遠,再加上現在兵荒馬亂,連活人都冇幾個,估計那些鹽井都早已燒燬,但歸州、夔州也出井鹽啊,離這兒也冇多遠,這個倒是能夠好好揣摩揣摩。

“再細心數數!如何才十六斤?必定是看錯了。”他感受這起碼有二十斤硝石,便覺得銅頭認錯了秤,實在這時的一斤是十六兩,差未幾有六百克,隻是他不曉得。

中間的老神仙人老成精,倒是一下就明白了此中的短長之處,他躬身向李元利行了一禮,慎重地說道:“小候爺,火藥之秘決然不會從老夫這兒泄漏出去!”

說完這幾句話,他就停了下來,緊緊地盯著銅甲等人,看他們如何應對,哪知幾人底子冇有明白李元利說這些話的意義,隻是麵麵相覷,不曉得如何作答。

詭異的是,他的老婆卻有潔癖,也不曉得他兒子王雱到底是不是姓王。

“大夥服膺!”李元利又叮嚀了一句,“好了,現在開端乾活。先秤出十五斤硝石、兩斤硫磺、三斤柴炭,要做到精確。”

栓柱等四名親兵也跪到地上大聲道:“我等死也不說!”

一隻手提著掛了硝石的秤,李元利數了好幾次秤桿上的秤星,卻還是冇有弄清楚有多少斤,無法隻得把銅頭叫過來講道:“你看下這是多少斤?”

宋欽宗趙桓見金兵打到開封城下,親身出城到金虎帳中投降,如果他曉得他一家長幼今後的報酬,估計不會如此高風亮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