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對於當權者來講,隻是一句話,而對於張家莊的耕戶來講,倒是流浪失所,身入匪窩。
帶著縣衙給的慶功物質回到虎帳,嶽丘馬不斷蹄地召開了分贓大會。此次緝獲了代價五千餘兩銀子的贓物,還挽救了二十餘名遭綁架的人質。嶽丘把人質都交代給了傅章,為他的功績簿錦上添花,趁便給了他一些零瑣細碎的贓物交差,本身貪汙了個整數,差未幾五千兩的財物。
“太尉明鑒。”,張員外重重地磕了一個頭,然後抬起腦袋,不幸巴巴地看著嶽丘。
等軍官們從升官外加發財的鎮靜中沉著下來,轉頭重新研討這連續串令人目炫狼籍的人事行動以後,鮮明發明,實際上獲得汲引的共有四人,而此中一半是嶽丘的嫡派親信。
傅章是個識做的妙人,他早早派人領受了八大金剛,卻把他們安設在忠護右軍的虎帳內裡,直到嶽丘迴轉,這才拉著嶽丘一起搞了個進城典禮。兩小我並騎搶先而行,八名匪首被裝進囚車緊隨厥後,囚車前麵是雄赳赳氣昂昂的殺賊豪傑,像前次閱兵一樣,舉著鋥亮的刀槍,邁著整齊的法度,從東門進入縣城。
這些耕戶也或許是無辜的,但是這麼多年和山賊緊鄰而居卻相安無事,現在就算是為疇昔所享遭到的好處支出代價吧。
遵循宋軍的標準,一個隊正管五十人,一個都頭管一百人,但在忠護右軍這裡,卻全都翻了番。
不幸巴巴的表像以後,倒是長年勾搭山賊的究竟,以是嶽丘對他冇有涓滴的憐憫心:“二選一,做還是不做。”
“山上有田。”,嶽丘也不繞彎子:“把你的耕戶遷到山上去種田,兩邊的題目不就都處理了。”
最後一波是嶽丘的本部,他呆在最後才走,是因為花了些時候,把戰死的山賊家眷鑒彆出來,全數擯除到山下。
第二波是雄師隊,押送著六百多挖鹽的伕役和黑熊盜窟的積年積儲,分送到高家莊和忠護右軍的大本營。
忠護右軍建在山下的臨時虎帳,成為家眷們的暫居地。嶽丘派人給張員彆傳話,令他賣力處理這些人的餬口題目。冇過一盞茶的工夫,張員外就親身跟著傳令的親兵一起返來了。
前日看到忠護右軍得勝班師,而兩個仆人卻毫無動靜,張員外就已經曉得大事不妙,隻是抱著幸運心機苦撐。現在聽到嶽丘的話,身子頓時抖得像篩糠普通,跪在本地連連叩首:“求太尉饒命,太尉的叮嚀,小人無有不遵。”
忠護右軍定下的端方是,緝獲所得七成充公,剩下的分給軍官們一成,分給兵士們兩成。算下來軍官均勻進賬近六兩銀子,戰兵均勻也有二兩,大抵相稱於他們兩個月的月薪。以是當數字出來以後,營地內裡歡聲雷動,從上到下都是喜氣洋洋。
回程分為三波,第一波由李山帶隊押送過山風等八大金剛先行,這些人犯會被移交給清江縣衙,為傅章的政績添磚加瓦。當然,嶽丘也會有捷報呈送給嶽飛,多少去混些嘉獎。
實在這隻是嶽丘一小我的題目,遵循李山等人的觀點,給王老五-阿誰連骸骨都冇找到的捐軀者-立個衣冠塚就已經很豪侈了,實在不立也冇啥,歸正冇人體貼。
和前次一樣,清江縣城的大眾們發作出了極大的熱忱,比起節日也不遑多讓。傅章對勁地接管著子民的喝彩和雀躍,全部臉都笑成了一朵雛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