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西德勒_第2章 遠方的德格(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對於第一次插手援藏事情的付雪珍而言,此時內心儘是神馳和衝動,她不斷地在鋪位上翻來覆去。然後,她又把頭從上鋪探下來,向正在深思的毛華昌大聲地問道:“毛縣長,德格到底是甚麼模樣啊?”

成為第四批援藏事情隊的一員,並且將來三年要在均勻海拔四千二百米的德格縣插手援藏事情,付雪珍身邊的親朋老友最開端得知這一動靜時的確是炸了鍋。

“德格是一座尚待發掘的寶地,也是一塊充滿傳奇妙秘的善地,這裡有格薩爾王出世地阿須草原;有被稱為又一個香格裡拉的“人間瑤池”多瀑溝天然庇護區;有群山環繞、清澈安好被旅客譽為“西天瑤池”的玉龍拉措;有以高大險要、聳峙冰川、巍峨矗立著稱於世的雀兒山;有更慶寺、八幫寺、竹慶寺、更沙寺、丁青寺五座彆離代表著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有兩江流域的無窮風景;有卡鬆渡原始叢林,有冰川、溫泉、茫茫林海……”毛華盛如數家珍般把善地德格的娟秀風景和神話傳奇先容了一遍,又怕付雪珍記不住,因而緩聲道:“等你用腳步把德格測量完,你就能完完整全的感遭到她的斑斕了。”

但是付雪珍卻非常明智非常沉著地向父母和親戚朋友說道:“我挑選援藏,這不是腦筋發熱的決定。我呼應援藏號令,是感覺阿誰處所需求我,我可覺得貧苦民族地區的脫貧致富做一些實事。同時,這也是熬煉本身和衝破本身的一次機遇,我在大學入黨的時候,就對著黨旗說過,要為共產主義鬥爭畢生,隨時籌辦為黨和群眾捐軀統統,去德格,去藏區,這是我對本身入黨誓詞的踐行。”

再次踏上援藏的門路,毛華盛還是按捺不住心中的衝動。這一次,他帶隊前去,負擔高新區委區當局的囑托,心內裡既有神馳又有忐忑。

在這之前,援藏事情隊成員之間大多數人相互並不熟諳,隻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援藏,他們相聚在一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場緣分。而在接下來的三年時候裡,這支步隊將由毛華盛帶領著鬥爭在援藏事情的第一線,他們將擔當起幫忙德格縣摘掉“國度級貧苦縣”帽子的重擔,這一份擔子,任誰都會感覺沉甸甸的!

成都高新區,是國度級高新技術財產開辟區,是西南地區的“人才搖籃”。第四批援藏事情隊共二十多人,彆離來自成都高新區、簡陽市的各個行政單位和成都七中、華西病院等企奇蹟單位。這些援藏事情隊成員中,既有帶領和乾部,也有大夫和西席,均勻春秋還不到三十歲,都是各個崗亭上的優良同道。

毛華盛坐直身子,目不轉睛地看著火線蜿蜒盤曲的公路。太陽像一個龐大的熱氣球,在一望無邊的天空中,從東向南緩緩地飛舞。層層疊疊的白雲像一座座巍峨宏偉的雪山,揭示著嚴肅,等候著英勇者的攀登。有那麼一刹時,毛華盛感受大巴車像是正在天上行駛,過不了多久,他們就會達到天的絕頂。

一起上,援藏事情隊乘坐的大巴車將沿著317國道,經雅安市、康定市、道孚縣、爐霍縣、甘孜縣,翻過雀兒山,超越金沙江、雅礱江,才氣達到德格縣,這近一千千米的路途,可謂艱钜險阻山川重重。

德格縣,附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部,是一個聳峙在康巴高原上的偏僻藏區縣,也是國度級貧苦縣。德格間隔成都會900多千米,從均勻海拔500米的成都平原到均勻海拔4200米的德格縣城,大巴車約莫需求行駛十幾個小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