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是襄陽公主曉得本身回了大胤難嫁,便藉著報恩威脅起大兒子這個拯救仇人。趁便給本身找了崔家這個庇護傘。
崔柳氏邊說還暴露幾分迷惑的神采,好似襄陽公主似冒充的來著,她的神采過分貼切較著,也讓屋裡幾個奴婢也多了思疑的神采。
林熙菡話一落,崔明椘點點頭,二人又聯袂進了崔大舅母的屋子。
舞陽帝姬無權無勢,能夠如此放肆全耐前夫舊情。
“這位是?”襄陽公主裝傻,崔柳氏亦裝傻。
崔柳氏嫁入崔家近一年,除了入門的時候規端方矩地行了個重禮,常日裡崔老太太半點未曾捨得侄孫女受這個罪。
“哎呦,舜華丫頭那丫頭來,還不讓她出去。”
崔柳氏人還未至崔老太太的長鶴園,就聽到一女子嬌笑聲,聲音不似江南女子酥軟,卻有奇特的開朗輕靈。
“她要真是個要臉的。就不會賴上個小輩兒。還不管不顧地住到了崔府來著。”
崔柳氏不消多想,也猜的出來是搶彆人丈夫的襄陽公主。
固然襄陽公主和親這麼久了,兩國戰事也冇停過。
崔柳氏好似第一次聽到襄陽公主來的事兒,神采又吃驚又惶恐,慌鎮靜張給襄陽公主行了個大禮又道,“公主殿下恕罪,莫怪柳氏不知公主身份。”
崔柳氏麵上不動聲色,眼神卻更加冷冽,正了聲,小花門的丫環才連連通報,“老太太,老太太,大少奶奶來了……”
“原是襄陽公主。拜見公主,公主千歲。”
“給老太太存候。”
崔大舅母見嬤嬤的迷惑,又道,“不過,我們家這媳婦到底是心大了點,不敲打敲打她,讓她體味一番‘悔叫夫君覓封侯’,怕是她下次還會攛掇大郎失了分寸。”
崔大舅母身邊服侍的嬤嬤給崔大舅母遞過一盞紅棗茶,她是崔大舅母的陪嫁,她本對崔柳氏對婆婆不公,心胸不滿,現在聽了崔柳氏認了錯,崔大舅母恐嚇她,反而有些好笑。
崔柳氏頓時坐也不是,不坐更不是。
崔大舅母這般說法,老嬤嬤心就慌了,主辱奴死,這崔家不得好,她這類老仆更是不得好,“何況崔柳乃是世代姻親,大少奶奶出了事兒,如何和柳家交代啊?”
畢竟襄陽公主也算大胤朝的功臣,自請和親蠻族多年,算是保護了邊陲穩定。
如果冇人點破,崔柳氏不過是吃個暗虧,幾近劃一默許襄陽公主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