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纓問鼎_第153章 |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不會亡的。”梁峰一哂,扶起了令狐況,“上黨備戰一載,雖未儘全功,卻也不懼胡虜。仇敵若來,自有箭弩刀槍!”

劉聰雙目如電,大聲道:“兒臣領旨!”

砭骨的北風吹散了口中的血腥,也吹散了眼中的迷霧。敵軍在側,晉陽,他們是回不去了。他們還能去哪兒?

當日,一匹匹探馬,一車車物質,彷彿離巢飛鳥,向著上黨各縣而去。( 網)

梁峰步下長官,來到令狐況身側,用雙手扶住了這搖搖欲墜的青年將軍。

這可不但僅是攻城,更是攻打上黨新太守的田莊,讓其心神不寧。意義之重,一樣非比平常。劉曜抱拳:“兒臣定踏平高都,為前軍掃平門路!”

東贏公率兵分開以後,那些匈奴人就圍住了陽邑城。兩萬敵軍,對上城頭三千守將。一天從早到晚,攻城、攻城、攻城、夜襲、隨後還是攻城。城下那些黑鴉鴉的人影,像是斬不儘,殺不斷的大水猛獸,讓民氣生絕望。

現在漢國人丁薄弱,還需百姓耕作地步,劉淵本是不肯如此浪費人丁的。但是大將的建議,卻讓他動了心。屠城為的不是殛斃,而是震懾。若無段氏鮮卑大破鄴城,燒殺掠取,又何來晉國震恐?非論是漢高還是魏武,也都曾屠城請願,現在幷州戰況糾葛,用如許殘暴的伎倆,不過是在乾柴上潑了一瓢熟油罷了。

兩萬五千人分道夾攻,足以踏平任何城池,更莫說無數流民湧入的上黨。看著兩人氣勢洶洶的昂揚姿勢,劉淵胸中憂愁儘去。那欺世盜名的佛子,又怎能敵劉氏的真龍子嗣!

見令狐況的情感穩定了下來,梁峰立即招來主子,送他前去療傷。人走了,沾在手上的血腥泥土卻冇有消逝。把那渾濁緊緊捏在了掌中,梁峰大聲道:“匈奴來犯,當力抗之!”

但是他不能。

台下文武齊齊起家:“願為主公/府君驅除胡虜,保我上黨!”

援兵在那裡?他們還能比及援兵嗎?

為首一人,身長七尺,目似鷹隼,乃是他的第四子劉聰。劉聰自幼聰慧過人,曉得經史,能書善文。亦能開三石硬弓,英勇矯捷,冠絕一時。更可貴的是,此子忠心可嘉,能為本身離開河間王,改投成都王門下。也是他跟著本身一起從鄴城回返幷州。若讓劉淵來選,恐怕諸子當中,唯有此子最肖本身。

“上黨!去上黨!”

成果一場搏鬥,換來了司馬騰連夜逃竄,換來了祁縣、陽邑開城獻降。這些道貌岸然的士族,最擔憂的,還是自家性命。隻要連打帶削,懷柔並用,那些高門豪族便會屈膝佩服,為自家所用!

“府君……!末將無能,失了陽邑!”令狐況雙膝一軟,寂然跪倒在了潞城大堂之上。連日鏖戰,又奔馳一日一夜前來報信,榨乾了他身上最後的力量。當見到那副熟諳的麵孔時,他再也支撐不住,軟倒在地。

血水積了一層又一層,凍成了黑紅色的薄冰,彷彿連腔子中的熱血都凍了上,刺得人骨頭髮痛。

怕甚麼來甚麼。但是既然來了,怕也冇有涓滴用處。那便戰吧!戰他個天翻地覆,讓那賊酋再也不敢踏足他的上黨!

“將軍!從南門走!快!”那親兵再也不顧令狐況的防抗,一把把他扛在身上,向城下奔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