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_第三章 三辭江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吾家男人於看讀寫作四字缺一不成,婦女於衣食粗細四字缺一不成。吾已經驗數年,總未做出必然端方。吾即將北上剿撚,特定這天課,請夫人催促,親身驗功。食則每日驗一次,衣事則三日驗一次,粗工則每月驗一次。每月須做成男鞋一雙、女鞋一隻。吾回江寧後,當作一總驗。家勤則興,人勤則健。既勤且健,永不貧賤。

曾國藩又親手為媳婦和女兒們訂了一個功課表,分為四事。一食事:早餐後做小菜、點心、酒醬之類;二衣事:巳午刻,紡花或績麻;三細工:中飯後,做針黹刺繡之類;四粗工:酉刻後做鞋或縫衣,一向到二更出工。他怕本身離家後,女兒媳婦們不能實在履行,因而又在功課後寫上一段話:

郭嵩燾這幾年在廣州獲咎了鄉紳,又與總督毛鴻賓不太和諧,表情不甚鎮靜,有去官回籍之念,想趁在任時,熱熱烈鬨為兒子辦了婚事。客歲,郭嵩燾以老朋友的身份向左宗棠指出,不該該借洪天貴福的事大肆指責曾國荃,並說曾國藩在他最困難的時候有大恩於他,但願他主動與曾國藩和好如初。誰知反倒惹得左宗棠勃然大怒。他決分歧意郭嵩燾把公私混為一談的說法,不能因曾國藩有恩於己就不指責其弟放走洪天貴福的大錯。要說恩德,左宗棠說,他對曾國藩的恩德更大,因而列舉了好幾條:一,曾國藩的出山是因本督的保舉;二,曾國藩在長沙辦團練,受鮑起豹、陶恩培等人的欺負,是本督予以庇護;三,靖港之敗,是本督力勸曾國藩不要他殺;四,鹹豐六年到八年,曾國藩在江西期間,本督為湘軍供應餉銀二百九十一萬五千兩。左宗棠憤恚地說,這些大恩大德,曾國藩勝利後隻字不提,反而說本督不該該指責老九,是曾國藩先不對,除非曾氏兄弟先向本督報歉,不然,"本督將畢生不睬睬"。

鹹豐五年,各路撚軍首級百餘人集會安徽蒙城縣雉河集。集會決定建立聯盟,推張樂行動盟主,號稱大漢永王,下設智囊、司馬、前鋒等職,祭告六合,宣佈以顛覆清朝廷為目標,在安徽、河南、山東等地風風火火地鬨開了,給承平軍以有力的支撐。厥後,天京被湘軍攻陷,承平軍局勢已去,撚軍也遭到極大的波折。遵王賴文光、扶王陳得才、首王範汝增等承平軍將領帶領一部分人和撚軍結成一股,並對撚軍停止清算改編,相沿承平天國的年號、曆法、封號和印信,以答覆承平天國為本身的戰役目標。這支新撚軍的首要魁首有遵王賴文光、梁王張宗禹、魯王任化邦和荊王牛宏。四王共同商討,定下一條引魚中計的戰略,將僧格林沁的步隊誘到山東曹州高樓寨包抄圈裡,在這裡全殲僧部,寫下了撚軍史的光輝一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