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天王前麵的是幼西王、幼南王,接下去是天、地、冬、夏、春、秋正(又正)副(又副)二十四丞相,再接下去是檢點、批示、將軍、總製、監軍等,最後是一支英姿颯爽的女兵。女兵們身著戎裝,腰佩刀劍,背後揹著一張花弓。舉止之威武,是江寧城百姓所從未見過的。一向到日落西山,步隊才過完。老百姓們也在地上整整跪了三個時候。但他們都不感覺累,反而獲得極大的滿足。本來悔怨想走的也光榮終究冇有走,因為到厥後,大師都抬開端來張望,也冇有哪個保鑣當真地履行號令,有的保鑣還和百姓笑嘻嘻地說幾句話,暴露對勁的神采。
合法曾國藩帶著滿弟國葆、康福、王荊七與郭嵩燾一起分開群山環繞的荷葉塘,向長沙走去的時候,百萬承平軍將士正在天王洪秀全、東王楊秀清的批示下,借霸占武昌的龐大軍威,以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浮江東下,接踵拿下九江、湖口、安慶、蕪湖等沿江兩岸重鎮,最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奪得江寧。兩江總督陸建瀛被殺,江寧將軍祥厚戰死。小天國敞開大門,籌辦驅逐兩年來浴血奮戰、勞苦功高的天國將士。
這兩匹馬後,是一隊花花綠綠的女人,一共三十六位,全數騎馬。這些女人大部分都在二十歲高低,身穿短衣長褲,不著裙,一雙大腳格外顯眼。每個女人前麵緊跟著一個女仆。女仆手撐一把色采素淨的日照傘。日照傘上彆離寫著"賴王娘"、"謝王娘"、"韋王娘"等等。跪在地上的百姓心中明白,這是天王的後妃們。對於天王有三十六個娘娘事,他們不感到驚奇,都以為這並不算多。住在北京紫禁城裡的皇爺,傳聞是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比天王的老婆多多了。特彆令他們敬佩的是,天王的妃子個個能騎馬兵戈,就憑這一點,便可稱巾幗豪傑。天王的老婆們尚且如此,天王的本領便可想而知了。這三十六個女人過後,接下來的又是數百名步行的兵士。從天王的開路旗手算起,一向到最後一個兵士走過,足足過了半個時候。這位開創新國的天王是多麼的有氣度!老百姓個個敬佩萬分,之前看到總督出巡,覺得是大開眼界,現在跟天王的儀仗比起來,端的是小巫見大巫。
從淩晨開端,本來的兩江總督衙門到儀鳳門這段街道,便全數由兩廣過來的老兄弟刀槍森嚴地保鑣著。天王就要帶領天朝的文武百官進小天國了!
來了!麵前是一片數不清的紅、黃、白、黑、藍軍旗,從儀鳳門那邊走過來,灰塵飛揚,旗號蔽空。不見天王,先見一副嚴肅不成順從的氣度向跪在地上的百姓頭上壓來。長長的軍旗步隊過後,接下來的是一批佩劍武官,一色的高頭大馬,五人一排,足足有一百排,紅色褂子的前麵均繡著"兩司馬""卒長"等黑字。跟著馬隊而來的是一座六十四人抬的大黃轎,轎身四周繡著四條或騰雲駕霧、或翻江倒海的巨龍,轎頂上有五隻用絲線、竹骨紮成的抬頭朝天的丹頂仙鶴。衛兵和轎伕一色的黃風帽。轎後是十六對吹鼓手,十六對銅鼓手,有節拍地吹吹打打。偷看的老百姓心中測度:這轎裡坐的怕就是天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