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_六 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老中堂。"楊嶽斌將上身傾斜疇昔,慎重地說,"目前陝甘回民動亂,朝廷派卑職去的目標在於平亂。陝甘綠營不能當此大任,卑職還將要求隨帶一支湘軍去;若朝廷答應,將從海軍中抽調。海軍官勇能兵戈的多,且是卑職的老部下,刀光血火中過來的弟兄們,到底信得過些,以是請大人暫不要閉幕長江海軍。大人要撤湘軍,這當然是很賢明的決定。江南的大仗已經結束,再養一支十多萬的人馬,既破鈔糧餉,減輕百姓承擔,又讓朝廷不放心,不是功德。何況仗打久了,虎帳老氣很重,敗北成風,若不裁撤,也會成事不敷,敗露不足,故卑職對裁軍完整擁戴。不過,卑職說句實話,傳聞大人要把湘軍全數裁掉,卑職覺得不管為朝廷著想,還是為大人著想,都不太安妥。這件事,卑職想了好久,請大人寬恕卑職的莽撞,聽卑職說幾句內心話。""你說吧,厚庵。"曾國藩動情地說,"多年來,我一向想多聽你說話,但是你總說得很少,今後更刺耳到你說話了。你明天就在我這裡吃頓便飯,也算是我給你餞行,你也就在我這裡久坐些時候。""感謝老中堂,我也就不客氣了。"楊嶽斌說,"從保衛朝廷來講,長毛雖垮,但餘部仍很多,江南還未到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的時候;淮河以北,撚軍也日趨坐大,雖有淮軍,到底不如湘軍的經曆豐富。若把湘軍全數撤了,緩急之間,如何對付?大清朝立國以來,從未有一支節製三千裡長江的海軍;有之,乃大人親手建立的長江海軍。我大清正因為海軍虧弱,以是二十多年來,本地一帶備受洋人的淩辱,朝廷應接收這個慘痛經驗,大力生長水兵,保衛我千裡海疆。長江海軍隻要略加清算,再多裝備些船炮,便能夠成為我大清朝的第一支水兵。""厚庵,你說得對!"曾國藩對楊嶽斌將長江海軍生長成為第一支水兵的設法極其附和。

廚子端上了晚餐。餐桌上,楊嶽斌向曾國藩就教去陝甘後如何對付龐大的民事和軍事。曾國藩儘平生閱識,一一作了詳確的答覆。

"老中堂,這是為朝廷著想。至於為老中堂你小我著想嘛,"楊嶽斌略停半晌後,果斷地說,"老鏢師的臨終遺言說出了一個共同的事理:不做豪傑則罷,既做豪傑,就不能自剪羽翼。老中堂自建立湘軍以來,打掃了凶逆,也獲咎了很多權貴。請恕卑職說句直話,老中堂本日的處境,恰是二十多年前你老送給湯鵬那副輓聯中所說的:名滿天下,謗亦隨之。妒忌者,仇恨者,不滿者,遍及朝野。老中堂已做了十多年的豪傑,事到現在,就必然要把豪傑做到底。倘若此時不顧統統地把全數湘軍都裁撤,那麼結果不堪假想。""你說說會有甚麼結果呈現。"楊嶽斌的話明顯打動了曾國藩的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