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_四 終生榮耀到達極點的一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寺人開端上菜了。先是給皇上上。一長串寺人一人捧著一碗菜,恭恭敬敬地走上來,悄悄地放到桌麵上,然後再躡手躡腳地分開。一道道菜光彩奪目,弄得大師目炫狼籍,都不敢細看。直到巨大的桌麵上擺得滿滿的才停止,一共一百零八碗。再給臣子們上,這些菜大師都看得清楚,最早上的是四個高腳掐絲琺琅龍紋大碗,碗內裝著四樣珍稀:長白山熊掌、思茅廳孔雀肉、打箭爐犛牛肉、敦煌駝峰。接下來是八大碗,一色的黃釉雙龍牡丹紋碗,分裝雞、鴨、魚、肉、燕窩、海蔘、方餑、山查糕。然後是每人一小碗白米飯,一碗雜燴。雜燴裡有荷包蛋、豬內臟、粉條等。待到這些上齊以後,倭仁和曾國藩各安閒東西兩邊車轉過身,麵對著皇上。這時,乾清宮內統統領宴的官員也一概車轉過身子,先叩一個頭,再一齊高呼:"謝皇上聖恩,祝皇上萬歲萬歲千萬歲。"小天子在寶座上略為點點頭。大師的身子又轉返來,開端吃著分發給每人的一小碗飯和雜燴,至於擺在麵前的那十二大碗菜,大家都曉得是做模樣的,誰都不去動它。這時,四喜班的伶人登堂演出了。在絲竹歌舞中,皇上毫無神采地端坐著,桌上的玉箸金碗未曾動一下;東西兩邊盤坐的滿漢官員誠惶誠恐地低頭嚼飯喝湯,儘量不收回一絲聲響來。這便是天子與百官共度元宵佳節。固然嚴峻有趣至極,遠不如在本身家裡與妻妾後代共享嫡親的歡愉,但有幸與天子共餐,乾清宮裡統統領宴者,莫不感到無上光榮,無上光彩!

同治五年三月十九日,曾氏在給二子的家書上說:"袁秉楨在徐州糧台扯空銀六百兩,行事日趨荒唐。頃令巡捕傳諭,今後不準渠見我之麵,入我之第宅。渠未婚而先納寵,在金陵不住內署,不入拜年,既不認老婆,不認嶽家矣,吾亦永久絕之可也。大女送至湘譚袁宅,不成再帶至富死,教之儘婦道。"曾氏的大女兒紀靜死於同治九年,年僅二十九歲。曾氏在這年十月二十六日的日子己中寫道:"接李少泉信,知長女適袁氏者,於玄月下旬歸天,為之傷戚。日內所深慮者,故鄉哥老會惹事,恐擾及桑梓丘墓,又恐沅弟帶兵未能到手,不料後代中有袁氏女之變,老境頹唐,不堪傷感。"厥後,歐陽夫人見他們佳耦反麵,內心焦急,趁曾國藩在外與撚軍兵戈的時候,將女兒和半子接到江寧城。誰知袁秉楨卑劣成性,不思改過,以總督半子的名義在江寧到處乞貸騙錢,又嫖娼聚賭。為不受監督,又在外租房,不住督署內,乃至過年時也不進署向嶽母拜年。曾國藩得知後,一封家謄寫來,將袁秉楨狠狠地怒斥一頓,令巡捕將他趕出江寧,不再承認這個半子。歐陽夫人對丈夫的決定冇有定見,隻是但願女兒不再走了,和她一起住江寧。對於這個要求,曾國藩果斷分歧意。他要女兒遵守三從四德的古訓,嫁夫則隨夫,夫不好則規勸,規勸不過來也隻得認命苦,哪有長住孃家的事理!硬是逼著女兒哭著分開江寧到湘潭袁家去住。紀靜生性軟弱,又加上今後袁秉楨成心虐待,不幸一個侯門之女,便如許活活地被袁家折磨死了,留下一個三歲的女兒無人愛撫!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