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在甲午年_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五位大清帝國的軍機大臣,頓時都是內心一鬆,齊聲高呼道:“陛下賢明!”

聽到李鴻章這麼闡發,亂了半天寸腳的張佩綸趕緊急著問道。

李鴻章的聲音裡帶著一絲肝火,一絲怠倦:“那邊丟了兩員大將,我們這邊起碼也得交出兩個出來不是?”

李鴻章拿起水菸袋,小女兒李經溥靈巧的給他點著菸葉,長長的吸了一口:“假定倭夷成心持續北進,介入我們大清國土;既然他們在朝鮮已經有了三四萬的兵力,那麼就不會坐著傻等,而是會趁著我們遼東此時兵力空虛,敏捷北上過江進犯。”

聽了半子的話,李鴻章悄悄點點頭,明顯他也是這麼看的。

現在當務之急的事情,是要先把朝鮮諸軍完整的撤回大清,在鴨綠江邊建立防地,禁止倭夷對大清本土的窺視。

“中堂是說這一關算是疇昔了。”

“中堂無需過於憂愁,固然平壤淪陷,不過雄師主力猶存;特彆是我們北洋四支更是健全,加上後路近萬的軍馬,實在平壤諸軍的毀傷也是稀有的。”

“倭夷?”

看到光緒帝的神采微變,明顯是想明白了此中的關竅短長,兵部尚書孫毓汶開口奏道:“倭夷軍馬浩繁,還需從各地調兵遣將,加強鴨綠江沿岸,金州,旅順各處防備。”

禮親王世鐸顧不得臉頰上的疼痛,帶著哭腔苦苦勸止。

“傳諭,電寄李鴻章:平壤接戰景象均悉,左貴重力戰陣亡,深堪哀憐,統統此次應行賜卹議處各員,著李鴻章專摺馳奏。朝鮮眾將深切異地,苦戰連日,此次退出平壤,實因眾寡不故,雖傷亡甚多,然尚恐懼葸情事;——”

少了這近兩萬的精銳兵力,這鴨綠江還如何守?

“假定倭夷隻是意在朝鮮,等葉誌超他們撤回鴨綠江北,而倭夷就不會再等閒發兵;那麼騰脫手的朝廷,就要秋後算總賬,來拿我們北洋開刀了。”

是呀!

荷花池邊靜悄悄的,固然在這件事上總督衙門能夠說問心無愧,並且平壤葉誌超他們也絕對冇有阿誰膽量。

但是六支雄師,死的恰好就是左貴重和豐升阿,如何能讓那些心胸鬼祟的人不疑?

“啟稟中堂,都城來電,天子諭旨。”

“儘等著吧,天子固然年青,不過發了火氣以後,還是能分得清輕重的;並且另有孫毓汶,徐用儀,張萬之這些識大抵的人幫手,很快就會來電下諭旨,隻會敘功不會打板子。”

“倭夷如果不過江,我們如何辦?”

李鴻章眯縫著眼睛,帶著微微奇特的調子說道:“哪能這麼輕鬆?現在就看倭夷的了。”

“這事兒,到玄月尾就能見分曉;遼東夏季滴水成冰,倭夷底子不成能策動戰役,玄月尾不打過來,到來歲遼東重兵壘壘,那裡另有他們的機遇?那麼戰役就應當是結束了,上麵就是靠嘴皮子談了。”

張佩綸皺眉闡發著:“何況真的大打,我們大清稀有億人丁,一個省都比它的麵積要大,兵器也優於他們,悠長下去倭夷必敗!倭夷內裡當然不乏有眼界之輩,想來必然會晤好就收,開端儘力戍守朝鮮,製止我們過江打他們!”

大女兒李菊藕,也柔聲的安慰著父親。

“倭夷彈丸之地,料來也冇有這麼大的胃口,一個朝鮮都能活活撐死他們;”

罵了這個‘老而不死的老賊’一句,光緒的心氣纔算略微和順一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