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在甲午年_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何長纓一口氣講完,就不再說話,讓眾將領思慮接收。

何長纓拿起一根棍子指著平壤北四十裡處的順安驛說道:“元山支隊的4700餘兵力不成能在順安傻等,他們將會來到這裡——”

李振國鎮靜的問道。

因為這裡的百姓在平壤城趕集時都見過清軍的裝束,以是並不是很驚駭,四周村莊裡的兒童們都獵奇的跑了過來瞅熱烈。

在擊退大島義昌以後,更是持續兩次帶著馬隊出城反攻津野道貫的日軍陣地。

“在予以夾攻毀滅以後,南城日軍將會閤中近8000人的兵力,隻要派出部分兵力沿江北上,就能達到玄武門外,那麼全部牡丹台,箕子陵,井硯山陣地就會腹背受敵,不攻而破。”

何長纓望著滾滾而去的大同江水,再一次感到兵力不敷的嚴峻缺點。

此次熊凱玉陳世傑回津門招兵,就算順利,可這些新兵冇有一兩個月的實戰,也根基很難構成優良的戰力。

隻是在‘實際中’,津野道貫冇有推測在南城趕上了衛汝貴這員北洋虎將。

“平壤城隻要東南西北兩個方向合適展開大範圍的兵力打擊,現在葉誌超把衛汝貴部放在南城朱雀門,而北城隻要左貴重部和江自康部,統共不到三千餘人。”

彭千宴也必定了何長纓對西城的推斷。

一個是聶士成部的武備書院學員於光炘、周憲章率隊在成歡安渡橋頭伏擊擊斃了十數人日軍。

世人聽了都是連連點頭,在這些天的潛移默化裡,營長給了他們一種‘明燈’般的感受,固然之前很多的佈局大師都看不明白,可最後的成果都顯現營長是對的。

“雲瑜說的很有事理;不過如果我說全部左貴重部的井硯山陣地,江自康部的箕子陵陣地,以及厥後的玄武門流派牡丹台高地,這些要隘重堡據點,清軍渣滓的連三個小時都對峙不下來;另有玄武門,在日軍的連天炮火之下,幾個衝鋒,玄武門就輕鬆落入敵手,那麼城南還是主攻點麼?”

“南城日軍有5400的兵力,衛汝貴部不過3000餘人,南城應當還是日軍的主攻方向,即便不解除北城,津野道貫仍然會命令儘力進犯,試圖衝破南城防地。”

林雲瑜凝目說道:“北城左貴重江自康部占有著城外浩繁的高地堡壘,而南城衛汝貴部隻是在城外高山構建了一批小型堡壘;並且津野貫道一旦能清除南城外的這些小堡壘,就堵截船橋裡江左堡壘毅軍,盛軍的退路。”

當天中午,援朝軍達到大同江上遊距平壤城二十裡處的一處江岸,全軍在江乾安營。

何長纓佩服的望了林雲瑜一眼,內心想著估計這也是津野道貫的假想之一。

一群援朝軍的軍官圍在江邊的一大塊沙地上麵,營參謀沈兆翱,副參謀彭千宴兩人站在沙地邊,拿著長長的竹棍,勾畫平壤地形圖。

西洋曆1894年9月13日淩晨四點,在七十裡外的中和城,日軍第五師團本部落第九旅團餘部總計7800餘兵力,兵分兩路,一起北進直撲平壤城東大同江左,一起從西迂迴,擬攻平壤西南側翼。

“沈參謀。”

“想做點事情,真難啊!”

何長纓收回一聲喟歎。

彆的兩次,都是在平壤城下,由衛汝貴的直接批示下停止的。

是以津野道貫還冇來得及把南城外的清軍小堡壘清理下來,北城就被立見尚文和佐藤正一起勢如破竹的打下了玄武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