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_第34章 魏四(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秦、趙構難而戰。謂魏王曰:“不如齊、趙而構之秦。王不構趙,趙不以毀構矣;而構之秦,趙必複鬥,必重魏;是並製秦、趙之事也。王欲焉而收齊、趙攻荊,欲焉而收荊、趙攻齊。欲王之東長之,待之也。”

秦拔寧邑,魏王令之謂秦王曰:“王歸寧邑,吾請天賦下構。”魏魏王曰:“王無聽。魏王見天下之不敷恃也,故欲先構。夫亡寧者,宜割二寧以求構;夫得寧者,安能歸寧乎?”

……獻書秦王曰:“昔竊聞大王之謀出事於梁,謀恐不出於計矣,願大王之熟計之也。梁者,山東之要也。有蛇於此,擊其尾,其首救;擊其首,其尾救;擊此中身,首尾皆救。今梁王天下當中身也。秦攻梁者,是示天下要斷山東之脊也,是山東首尾皆救中身之時也。山東見亡必恐,恐必大合,山東尚強,臣見秦之必大憂可立而待也。臣竊為大王計,不如南出事於南邊,其兵弱,天下必能救,地可泛博,國可富,兵可強,主可尊。王不聞湯之伐桀乎?試之弱密須氏覺得武教,得密須氏而湯之服桀矣。今秦國與山東為讎,不先以弱為武教,兵必大挫,國必大憂。”秦果南攻藍田、鄢郢。

秦攻韓之管

客謂司馬食其

芮宋欲絕秦、趙之交,故令魏氏收秦太後之養地。秦王於秦。芮宋謂秦王曰:“魏委國於王而王不受,故委國於趙也。李郝謂臣曰:‘子言無秦,而養秦太後以地,是欺我也。’故敝邑收之。”秦王怒,遂絕趙也。

秦攻韓之管,魏王出兵救之。昭忌曰:“夫秦強國也,而韓、魏壤梁,不出攻則已,若出攻,非於韓也必魏也。今幸而遇韓,此魏之福也。王若救之,夫解攻者,必韓之管也;致攻者,必魏之梁也。”魏王不聽,曰:“若不因救韓,韓怨魏,西合於秦,秦、韓為一,則魏危。”遂救之。

長平之役

樓梧約秦、魏,將令秦王遇於境。謂魏王曰:“遇而無相,秦必置相。不聽之,則反目於秦;聽之,則後王之臣,將皆務事諸侯之能令於王之上者。且遇於秦而相秦者,是無齊也,秦必輕王之強矣。有齊者不若相之,齊必喜,是以有雍者與秦遇,秦必重王矣。”

管鼻之令翟強與秦事。謂魏王曰:“鼻之與強猶晉人之與楚人也。晉人見楚人之急,帶劍而緩之;楚人惡其緩而急之。令鼻之入秦之傳舍,舍不敷以舍之。強之入,無蔽於秦者。強,王貴臣也,而秦若此其甚,安可?”

為魏謂楚王

魏王問張旄

成陽君欲以韓、魏聽秦,魏王弗利。白圭謂魏王曰:“王不如陰侯人說成陽君曰:‘君入秦,秦必留君,而以多割於韓矣。韓不聽,秦必留君,而伐韓矣。故君不如安行求質於秦。’成陽君必不入秦,秦、韓不敢合,則王重矣。”

長平之役,平都君說魏曰:“王胡不為從?”魏王曰:“秦許吾以垣雍。”平都君曰:“臣以垣雍為空割也。”魏王曰:“何謂也?”平都君曰:“秦、趙久相持於長平之下而無決。天下合於秦則無趙,合於趙則無秦。秦恐王之變也,外洋以垣雍餌王也。秦克服趙,王敢責垣雍之割乎?’王曰:‘不敢。’秦戰不堪趙,王能令韓出垣雍之割乎?王曰:‘不能。’臣故曰垣雍空割也。”魏王曰:“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