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_第3章 秦一(1)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秦惠王謂寒泉子

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飽滿者不成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成以誅罰,品德不厚者不成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成以煩大臣。今先生彷彿不遠千裡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張儀說秦王曰:“臣聞之,‘弗知而言為不智,知而不言為不忠。’為人臣不忠當死,言不審亦當死。固然,臣願悉言所聞,大王裁其罪。

蘇秦曰:“臣固疑大王不能用也。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堯伐髈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伯天下。由此觀之,惡有不戰者乎?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為一,約中連橫,兵革不藏;文士並飭,諸侯亂惑,萬端俱起,不成勝理;科條既備,民多偽態;書策稠濁,百姓不敷;高低相愁,民無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辯言偉服,攻戰不息;繁稱文辭,天下不治;舌獘耳聾,不見勝利;行義約信,天下不親。因而,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疆場。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寬則兩軍相攻,迫則杖戟相檋,然後可見大功。是故兵勝於外,義強於內;武立於上,民服於下。今欲並天下,淩萬乘,詘敵國,製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成。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惽於教,亂於治,迷於言,惑於語,沈於辯,溺於辭。以此論之,王固不能行也。”

“今秦出號令,而行賞、罰,不攻無攻相事也。出其父母懷衽當中,生何嘗見寇也。聞戰頓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斷死於前者比是也。夫斷死與斷生也分歧,而民為之者是貴奮也。一能夠勝十,十能夠勝百,百能夠勝千,千能夠勝萬,萬能夠勝天下矣。今秦地形斷長續短,方數千裡,名師數百萬。秦之號令獎懲,地形短長,天下莫如也,以此與天下,天下不敷兼而有也。是知秦戰何嘗不堪,攻何嘗不取,所當何嘗不破也。開地數千裡,此甚大功也。但是甲兵頓,士民病,積蓄索,田疇荒,囷倉虛,四鄰諸侯不平,伯王之名不成,此無異故,謀臣皆不儘其忠也。

商君償還,惠王車裂之,而秦人不憐。

因而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綿繡千純,白壁百雙,黃金萬溢,以隨厥後,約從散橫,以抑強秦。故蘇秦相於趙而關不通。

“臣聞,‘天下陰燕陽魏,連荊固齊,收餘韓,成從,將西南以與秦難堪。’臣暗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謂乎!臣聞之曰:‘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今天下之府庫不盈,囷倉空虛,悉其士民,張軍數千百萬,白刃在前,斧質在後,而皆去走不能極刑。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殺也。言賞則不與,言罰則不可,賞、罰不可,故民不死也。

張儀說秦王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可,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儘,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躥,負書擔橐,描述乾枯,臉孔犁黑,狀有歸色。歸至家,妻不下紝,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歎曰:“妻不覺得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覺得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斑斕、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能夠說當世之君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