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大司馬_第446章:趙國之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支軍隊,將作為魏、宋、韓三國加深對相互信賴的傑出開端,使魏宋韓三國間的聯盟變得愈發安定。

他口中的先王,指的便是趙主父,趙武靈王趙雍。

“諾!”

聽到這話,蒙仲微微皺了皺眉。

固然趙勝並未明說趙王何的去處,但蒙仲隨便一猜就能猜到,必定是赴秦王嬴稷的約會去了,畢竟魏宋韓三國的聯盟,確確實在讓秦國、趙國感遭到了威脅。

整整十年餘,蒙仲隻來過趙國一次,但從未再來過沙丘行宮與靈丘,現在來到了這片他印象深切的地盤後,他亦忍不住向趙勝與趙豹二人報告當年的故事。

固然蒙仲也曉得,樂毅看不上那些被齊王地步奪去了封邑的舊齊國公族,不想將現在屬於燕國的齊地封賜給這些人,但蒙仲始終以為,這些支出,或者說對一部分齊國公族、貴族的讓步,燕國必定能收回十倍、百倍的回報。

見此,趙勝摸索問道:“莫非郾侯看到我弟,想到了陰文君麼?”

當時,樂毅亦承認蒙仲的觀點,但現在,樂毅還是借楚將淖齒的手殺死了齊王地步,這就申明,現在齊國——不,應當說是齊地內,齊人對燕國的抵當仍非常嚴峻,或者說,有變得越來越嚴峻的趨勢,不然樂毅又如何會竄改主張呢?

寫完手劄後,蒙仲又重新觀閱了一遍,旋即喚來馬車隨行的兩名方城馬隊,叮嚀道:“立即送至商丘,交於華虎,叫華虎派馬隊送往齊郡,交給燕國的昌國君樂毅。”

唐直設席接待了蒙仲,並笑問蒙仲道:“我魏國新任的大司馬,不好好呆在大梁,如何跑到鄴城來了?莫非是對唐某有何指教?”

蒙仲謙遜地拱手施禮,但目光則更多地在趙豹身上多逗留了半晌。

得知兄弟倆的意向後,蒙仲想了想,懇請說道:“倘若不介懷的話,鄙人但願去沙丘行宮看看,再去靈丘拜祭一下趙主父。”

此中蒙仲最熟諳的,就莫過於李躋與廉頗二人。

隻要樂毅肯聽取他的建議……

想了想,蒙仲決定趁著前去趙國的餘暇,給樂毅寫一封手劄。

感慨地點點頭,蒙仲微微吐了口氣,對趙勝、趙豹二人說道:“此番鄙人前赴貴國,乃是有要事請見趙王,不知……”

趙王何趕赴秦王嬴稷的約會,實在說破也不要緊,但終歸氛圍會變僵,能矇混疇昔,天然還是矇混疇昔為好。

在邯鄲住了半月,鑒於趙王何遲遲還未返回邯鄲,趙勝、趙豹兄弟二人恐怕怠慢蒙仲,便帶著蒙仲玩耍賞識趙國的風景。

鬆氣之餘,趙勝笑著對蒙仲說道:“豈能委曲郾侯下榻於城內的驛館?倘若郾侯不嫌棄的話,無妨暫住於趙勝的府上,恰好我兄弟二人也想聽聽先王的一些故事……王兄嘗對我兄弟二人言,說郾侯曾受先王親手教誨技藝與騎術,乃是先王最看重的弟子,哪怕視為義子亦不為過……”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