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明月_第232章 民之父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西鄉的三老、裡父老誇獎之聲不斷於耳,紛繁向他獻酒,趙括有些微微發楞,因為常日裡,彆人先容他時,少不了要加上一句。

“民之父母!”

趙括用心讓世人押著戰利品、俘虜、救回的婦孺在前,他則在後壓陣,等前麵熱烈過了,才騎行到長安君和照顧牛酒的本地父老麵前,他從頓時一躍而下,拱手道:“長安君,括不負君望!”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這一夜就在一片歡娛下疇昔了,到了次日,豔陽高照,明月還在鄉寺用溫水潔麵時,明天留在昭餘祁追捕殘賊的祁琨返來了,卻帶來了一個不太好的動靜。

趙括有些氣憤,卻也有些無可何如,率部進入秦國境內,這是會激發邊疆牴觸乃至兩邦交兵的,那些舟兵不敢冒然行事,但對於盜賊而言卻不必考慮這麼多,這也是昭餘祁賊人難以整治的原因。

村夫裡的女眷有些駭然,捂著自家孩子的眼睛不讓他們看,可那些曾經被賊天災害過的百姓,卻直呼痛快!他們爭相翹起大拇指,向郡兵,另有渾身血汙的本鄉後輩喝采,卻朝那些狼狽低頭的被俘賊寇吐唾沫、扔石塊,爛菜葉、破履,另有穢物毫不包涵地砸到他們頭上,若非郡兵攔著,已有紅了眼的百姓衝上去要那些賊人的命了!

他指著那堆砌得老高的頭顱,命令道:“董方!”

此令一下,賊人惶恐之餘,西鄉百姓卻在喝彩喚好,對那些賊人,他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而長安君說,他與他們的表情是一樣的,公然是“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而現在,又破天荒地給他們減免賦稅?

他那“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的戰略效果明顯,在董方、昭勃等人從池沼裡突襲賊人老巢後,第一時候就將他們的船隻儘數燒燬,而董方帶著複仇心切的青壯殺入賊巢穴中,將內裡攪得天翻地覆,賊人突遭攻擊不知仇敵數量多寡,冇有戰心,又絕了流亡湖泊的船隻,隻得向北邊數裡外的灌木林突圍。

本來,那支賊寇的首級帶著一些親信拍浮而逃,湖中預備下的大陵縣舟兵固然抓了很多漏網之魚,卻還是放跑了幾十人,一起追殺,卻在那些賊人逃到湖泊南岸的秦國鄔縣後,隻能調頭而返。

世人再拜,這一次,他們除了感激,另有發自內心的信賴和戀慕,每小我心中都生出瞭如許的期盼:或許祁縣能迎來如許一名幼年封君,是功德,或許在他的管理下,本鄉百姓真的能過上好日子!

“此番水賊儘滅,我鄉得以挽救,都是托長安君之福啊!”

昭勃昂首道:“若非長安君壓服豪長出人出糧,若非長安君沙汰縣卒加以精簡,若非長安君向朝中求得趙校尉馳援,此番剿賊,毫不會如此順利!長安君對我西鄉百姓,有再造之恩啊!”

這一號令,幾近直接剝奪了那兩百餘被俘賊人的儲存權力。

固然他在用兵上隻是初出茅廬的菜鳥,但好歹是經曆過伐燕之戰的趙軍校尉,還是趙奢之子,從小對兵法、戰陣耳渲目染,又經曆過實戰熏陶後,對於一群昭餘祁水賊的烏合之眾不在話下。

“聽我叔父說,似是叫……”祁琨苦思冥想,終究想起了阿誰五百主的名字。

大仇得報的擺脫,親人相逢的高興,追思死者的酸楚,各種情感滿盈在昭餘邑表裡,一瘸一拐的昭勃不由對董方歎道:“十多年來,這是西鄉百姓最高興的一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