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之平手物語_第六十章 名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那就謝先生勸諫了。”

汎秀頓時感到一陣由表及裡的痠麻腫脹之感,固然有些疼,但卻非常舒暢,有一種挑動沉屙的感受。

永田德本躊躇了半晌,終究冇有回絕。

所幸前次推掉築城的任務後,臨時也冇有接到新的事情,因而完整安適下來,有空就教女兒說說話,看兒子學走路,才二十出頭就過上了保養天年般的餬口,也終究有了機遇左擁右抱,大享齊人之福。固然身材有恙,但仰仗過硬的專項技術,對付家裡那兩個嬌娃倒還不成題目。

“方纔在田畝間,已經聽聞了您的善政。如果您能夠取下更多地盤,對於天下百姓,想必是一件幸事。”

還未曾把脈,就已經如此推斷出來。

永田德本捋須而笑,又接著說到:“世上等著醫師拯救的人不知有多少,本來這類小疾老夫是不肯花心機的,但是……”

“恩師名諱是田代,號三喜齋。”

永祿五年(1562年)春夏,陰雨連綴,旬月不斷,汎秀俄然感覺渾身乏力,樞紐處痠疼難忍,彷彿是遭了沉痾普通。叫醫師前來查抄,卻說並無大礙,隻是身上舊創太多,陰雨氣候血運轉不暢,就不免疼痛。此疾隻可緩緩保養,並無藥石可醫。

“前年才及弱冠。”

“這纔是所謂杏林國手啊!的確不該隻為一家一姓效力。不過有份情意還請您務必收下。”

“永田先生也太高看我了吧!”汎秀風俗性地謙道,“隻能為治下百姓略經心機罷了,如果談及天下,現在還言之尚早。”

“元服數年就有如此舊創,想來您定然是一名猛士了。”

“大人過謙了。”

仍然與其彆人醫師所言無二致,汎秀略有些絕望,正要叫人給些財帛送客,對方卻又加了一句:

“不錯,其他醫師,亦是如此說的。”

汎秀聞言,啞然發笑。這名醫的辭鋒,倒也非常鋒利啊。

“需求留針多久呢?”

這句話幾近是情不自禁地問了出來。

十六文先生應了一聲,從背上的木箱中取出一套針具,又叮嚀下人生火併取來艾草等物。

醫術尚且不談,這份操行倒是值得賞識。汎秀心下獵奇,就令人將此人帶過來。

並不是因為織田家已經充裕到能夠用六七千石的俸祿來養一個閒人,而是因為他病了。

不過到了五六月份的時候,部下的家臣,倒是果然找出一個叫做“十六文先生”的名醫來。說是那人騎著大青牛路過,到了村裡坐下歇息,就順手給農夫診治。病人倘不足財,就收取十六文診金,若病人有力支出,也不索要,故而得名“十六文先生”。

“噢,老夫是三河人,永田德本。”

兩刻鐘的工夫一瞬而過,取下了針具以後,汎秀試著活動四肢,公然有了必然好轉。

“現在先生你恐怕也不年青了吧。”

這個題目冇甚麼值得坦白的。

“診金隻收十六文,老夫是不會例外的。”永田答道。

“不過您若不避諱的話,老夫倒能夠用鍼灸之法試一試。”

汎秀的這份驚奇並不滿是作偽,田代三喜齋這個名字,的確非常清脆,他是把明朝醫學引入扶桑的首要人物,後代被稱為經方派鼻祖的曲直瀨道三,亦是出自他門下。富士川遊《日本醫學史》有雲:“我邦名醫雖多,但如古來鑒真者唯田代三喜也。”把他與鑒本相提並論,這是自古醫師未有的尊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