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隋_第六十四章西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董純不收回警告還好點,這警告一出來,反而好事了。

“人各有命。”李風雲笑道,“就看他運氣如何了。”

費淮一死,給這些鷹揚府長官們敲響了警鐘,但世家後輩骨子裡就傲岸自大,還是有一些人不把叛賊放在眼裡,這也是董純收回警告的啟事。董純是兩朝元老,在北周時為爭霸天下逐鹿中原而戰,隋篡周祚,又為中土同一而戰,比及中土一統後,又西征北伐,為中土邊疆的穩定而戰,可謂兵馬平生,功勞卓著,乃是本朝真正的鼎柱之臣。如此位高權重的人物,竟然正視一群小蟊賊,向諸鷹揚收回警告,由此可見這群叛賊非同平常,遠非一群烏合之眾可比。

梁德重底子就冇有剿賊的誌願,他正在謀算著本身的發財大業。

汝陰鷹揚府密切存眷著叛賊意向,按照持續三天的察看,汝陰鷹揚府判定,叛賊還是要渡淮南下,遂急報董純。董純命令,渦水一線的諸鷹揚頓時西南而行,向淝水下流和淮河北岸挪動,淮陽和汝陰鷹揚府則緊緊跟從在叛賊以後,力圖把叛賊圍殲於淮河和淝水交彙地點的下蔡一帶。

李風雲明顯非常體味這些人的心機,一起疾走到了淝水後便縱兵擄掠,擄掠所得儘歸小我統統。報酬財死,鳥為食亡,冇體例,人道是貪婪的,一旦無益可圖,冇人能擋住引誘。腰包鼓起來了,發財胡想變成了實際,但人也變壞了,人道也險惡了,因而籌算逃竄的也不逃竄了,籌算陣前背叛的也不想背叛了。固然為賊畢竟不是悠長之計,但大部分人都挑選了臨時做賊,做賊是為了發財,發財是為了過上舒暢安閒的好日子,倘使做賊的前程不好,再逃之夭夭也不遲嘛。

李風雲一樣駭怪,彷彿冇想到韓曜在最後關頭竟改主張了。這讓韓曜更加必定了本身的猜想,這裡有詭計。

陳瑞是想公報私仇,李風雲卻必須保全大局。東進之刻,義兵內部連合相稱首要。也正因為如此,李風雲在率軍西進時,想方設法要把韓曜帶上,以免其趁著本身臨時落空對義兵主力的節製時,藉機肇事,激發內鬨,繼而斷送了義兵的轉戰機會。

李風雲搖搖手,不覺得然,“不要欺人太過,凡事都要留不足地。狗急了還跳牆,何況人?關頭時候他曾幫過我們一次,這小我情要記下。倘若他當真能改弦易轍,與某等存亡與共,他便是兄弟。”

韓曜非常焦急,勸說李風雲從速撤離。他不但擔憂本身被官軍包抄,也擔憂跟從主力北上的親人部下們出事。固然他估猜李風雲西進有詭計,在迫不得已的環境下,李風雲極有能夠以放棄主力來保全其本身,但在詭計冇有既成究竟之前,韓曜還是但願統統順利,但願李風雲能依計行事,能始終行進在精確的軌跡上。義兵東進可否勝利,完整依靠於李風雲的批示,韓曜自認冇有如許的才氣和信心,以是他不厭其煩,一勸再勸,懇請李風雲見好就收,不要再在官軍的包抄圈裡遊來蕩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