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的明知故問。
三位藩王傳承數代,倒是對王朝忠心耿耿,並無貳心。李恒威組建勤王聯軍,三大州域都出了大力的,各自調派了數萬兵甲來援。
因而乎,西北藩王封地有人去,蠻州揚州有人去,涼州名州更不消多說,風雲堆積。
想到這,張元初又是震驚又是戀慕:人道之氣,取於官方,實在比修士優勝太多。修士傳道,還得扶植古刹等,這才氣收取香火。而人事當立,不管立言還是建功,而或立德,都能源源不竭地獲得加成。
修士,最首要修煉的便是一顆道心。心穩則行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之氣,首要分“時運”和“命氣”兩種。時運三色:黑、青、紅;命氣一樣三色:灰、白、黃。
乍一看,倒是雍州和中州的人氣冷僻了些。
之前在涇縣,正陽便看過陳三郎的命氣,評價不高,說他最多也就是當個知府罷了。
現在,雍州公眾對於陳三郎的推戴的確無以倫比,日日夜夜,氣味滾滾,如水奔騰,張元初俱看在眼裡,感覺悄悄心驚,感慨不已。
張元初定必然心神,舉目看去,不由渾身一顫,那眼眸彷彿被強光所刺激到,竟然有些酸澀起來,內心掀起一陣暴風巨浪,有個聲音在驚叫道:當年一彆,現在如何會變得如此刁悍?氣數構成,氣象成勢……這個,就是凝集全州民氣所連合起來的嗎?
實在知府,已經算是很好的職位名分了。
到了這時,即便各大修門認識到看走了眼,卻也難以兼顧返來。因為諸多運營早在多年前便安插下去了的,好不輕易獲得了效果,俄然間要更弦易張,談何輕易?
命氣常定,而時運多變。以是常凡人說,命乃天生。
恰好是雍州,自從陳三郎由涇縣逃出,轉道而入,卻掀起了一番與眾分歧的風波來。
但觀陳三郎頂上氣象,其絕非常人!
當時在嶗山,張元初也曾張望過陳三郎氣味,見到對方竟固結成了氣象,非常大吃一驚,不過氣象的東西,內裡講究很多了,終歸到底,還得靠命氣支撐。當時張元初心中暗笑清閒富道所托非人,竟希冀依仗陳三郎起家,倒是癡心妄圖。
龍虎山是個異數,他們一貫主張廣結善緣,不會等閒墮入某一個局麵,長袖善舞,八麵小巧,在修士界中出了名的。
不過如是也。
正應了那句古話:物極而反!
好個張羽士,心中唸誦一篇《上清玉德經》,敏捷將騷動的情感給拋之腦後,一昂頭,踏入陳三郎地點的公房內,劈麵就見到一個鬥大的“靜”字,正掛在主牆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