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_第二十八章 同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有甚麼事,我發個呆罷了,”糧長可貴地戲謔了一番,笑道:“莫非我非得故國神遊一次,然後執關西銅琵琶感慨一番早生華髮嗎?”

爺孫倆樂了一會,糧長道:“昨今後廚上的事情,我都聽聞了。”說著他神采嚴厲起來:“嶽氏見地陋劣,一心隻盯在端哥兒身上,彆人,怕都是顧忌不到的。”

這話說得高熾如有所思,而看張昭華的眼睛也更加現亮。倒是一旁的高煦不明以是,隻道《水滸傳》多都雅,書裡的江湖又多麼令他神馳。

她說著歎了口氣,摸了摸張昭華的頭頂,道:“你嬸孃,說話實在不經腦筋,昨日委曲了你,我已經驗過她,她也曉得過分了,本日冇甚臉皮呆下去,我遣她走了。”

“這倒是成心機,”張昭華看到魚還冇有動筷子,便道:“快吃魚吧,剛纔你跟我說的那一大堆講究在我們這裡都不作數的,按我們這裡的端方,魚端上桌今後,魚頭對著那位客人就要先喝三杯酒;魚尾照著的客人喝四杯酒,我們這裡叫‘頭三尾四’。”

張昭華可貴為嶽氏擺脫一回,道:“到底是拳拳愛子之心。”

“那都是書裡寫的,你道是這實際餬口裡真能出來幾個江湖豪傑、草澤豪傑?”張昭華睨了一眼他。

其間酒菜散了,州縣長官趁夜色回了永城,此時夜裡行走也並無多大忌諱,洪武年間律法嚴明,家家戶戶歲說不上夜不閉戶,但也確切少有盜賊,何況永城縣裡,有大戶人家為了湊趣父母官,竟然列隊點燈,從城門口一向排到了一裡地外。

張昭華見糧長並不在這事上多扯,心底微微鬆了口氣。卻俄然聽得糧長道:“昨日借宿的兩位小公子,你都與他們說了些甚麼?”

糧長點頭道:“倒和你阿奶說得普通無二。所幸端哥兒性子固然綿軟了些,到底是有本身主張的。我已教誨過他,能不能明白就是他的事兒了。”

《水滸傳》此時還冇有被禁,但是還是作為重點監督的冊本,市道上暢通地不遍及。

提到《水滸傳》,高煦鎮靜地眼睛都冒光了,道:“你也看這個――自從我們到了京都這片處所,都買不到水滸的小人畫了,傳聞這書有點忌諱,不讓家藏!”

“如何說?”張昭華感興趣道。

“看過就好,”張昭華不籌辦跟他扯這個,隻道:“世上不會存在純粹的交誼,即便晁蓋俠義的名聲江湖傳播,即便宋江及時雨的稱呼廣獲獎飾,但是那又如何,你餬口地好好地,會因為聽到如許的名聲就會去投奔他們嗎――誰如果不是被逼迫,都不會想上梁山的。既然投了梁山,有尋仇的、有奔繁華的、有暫求安身之處的、有躲禍的,另有被勒迫的,都是有如許那樣的私心,既然你目標不純,為何還要怪彆人待你如何?”

“他說他不是一時技癢,”高煦道:“他是劫富濟貧,要跟書裡的時遷一樣,做個俠盜!”

“本來如此,”高煦一看盤中,不由笑道:“哈哈哈,魚頭對著你,魚尾對著我,莫非咱倆要喝個三四杯?”

州縣長官歸去了,但是周王長史卻執意留在了糧長這裡安息。不過品級二日張昭華再去的時候,就已不見了這一行人。

“所謂嘔啞嘲哳難為聽,”張昭華笑道:“旁人聽來,定然說您是漁翁開嗓,說我是乞兒賣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