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華_第九章 道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兩人走進了丈室中,最早入眼的是正中心的一尊玉佛,佛前蒲團上麵一正一側坐著兩小我,正喃喃念著經。

第二日早上,張昭華去中殿陪徐王妃用早餐。徐王妃見她便道:“你做的幾樣點心,我昨日給殿下送去了,糖蘸是最得他歡心。”

“母親,”張昭華把車裡的錦被攤開,輕聲道:“您略微睡一會兒吧。”

“三王子在我這裡唸佛一月,”道衍開口道:“本日便可歸去了。”

“勞為通稟。”徐王妃合十雙掌。

燕王府這三兄弟的長相提及來非常成心機,老邁麵方耳闊,像佛;老二威武逼人,像爹;老三端倪如描畫,像娘。

朱高燧的麵孔是很像徐王妃的,端方秀美,是一個翩翩公子,但是因為穿了僧彌的衣服,固然束著頭髮,卻冇有一絲炊火氣的模樣。

車駕行在路上,張昭華到王妃眼睛微微闔上彷彿有些倦怠的模樣,就曉得恐怕她昨早晨並冇有如何睡好。

“父親覺著好,兒婦就冇有白做,”張昭華歡暢道:“隻是糖蘸如其名,糖分太多,吃多了口苦發膩,並且這東西還是油炸出來的,輕易引得胃火暢旺,還是少吃為好。”

慶壽寺是金朝官辦寺院之一,建立於金章宗大定二十六年,因寺內有雙塔,故又稱雙塔寺。雙塔都是八角密簷磚塔,東西比肩擺列。一座是九級海雲塔,塔名為“海雲大師塔”,建於蒙古國憲宗蒙哥汗七年,額曰:“特贈光天普照佛日圓明海雲佑聖國師之塔”。雲大師是,慶壽寺方丈,因他在戰亂時極力救民痛苦,金宣宗賜海雲通元廣慧大師稱呼,圓寂後建此塔。

張昭華和王妃在殿裡上香敬佛以後,由和尚引著往前麵走。繞過三座大殿,張昭華又一次被震驚了,因為寺廟的後院占地百頃,鬆樾盈庭,乃至另有潺潺溪水流過蓮池,與王府花圃的風景比擬有過之無不及。

但是這並不是起點,王妃隻是在這裡重新撲滅了九支蠟燭,拜過以後又跟著僧彌往前麵走。穿過樹齡上百年的參天古木,終究停在了一座寫著“精藍丈室”的屋子前麵。

“另有王妃身邊的這一名,”道衍彷彿眯了一下眼睛:“老衲可從未見過。”

公然再行了一刻鐘不到,肩輿就停下了,他們到了慶壽寺。

張昭華內心暗自抽了一口氣,這老頭麵孔清矍,身形枯瘦,有如一截病梅。所謂的“病梅”,就是“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的模樣。但是等他展開眼睛,又讓張昭華看得一驚。倒不是因為這一雙吵嘴清楚,炯炯有神給她留下了印象,而是因為這眼睛表麵是三角狀的,如此就是上三白眼和下三白眼並存了,傳聞這類人本性非同普通,自我認識很強,輕易出人頭地,這如果在彆的處所看到如許的眼睛也就罷了,恰好呈現在一個老衲人的麵上,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因為是兩條溪水彆離彙入,以是東西也是建了兩座小橋,這小橋前麵有碑亭兩座,碑上分書“飛虹橋”,“飛渡橋”,筆力蒼勁,為金章宗親筆所書。越太小橋,前麵是萬佛殿,又稱萬佛牆,以石做櫥子形,並設門扉,供奉萬尊銅鑄佛像列舉此中,每一尊佛像前麵撲滅一支蠟燭,光亮洞徹,寂靜巍然,使得整座殿堂好像十方諸佛護佑之佛國淨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