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燕王,是彼燕王嗎?是阿誰今後靖難功成,登上大位的那一名嗎?張昭華頓時感受一陣暈眩,天子把她指給了燕王的世子!她成了燕王朱棣的兒媳婦了!
宮正嬤嬤給她們講的是恩封的事情,說朝廷專門有一個機構,是中、東、西、南、北五城兵馬批示司,各批示一人,正六品副批示四人,正七品吏目一人。凡親王、郡王妃的父親如果冇有官職的,親王妃的父親授兵馬批示,郡王妃的父親授副批示。
“你們家在外省的,要搬來京師,”宮正嬤嬤道:“納妃典禮上麵,要見到你們的父親。五日以後,會有中使去你們客籍之地,宣讀聖旨,並帶你們的家人進京。”
也就是說,這些皇爺親身訂下的所謂“親戚”之家的人犯了法,有相稱程度上的豁免權!
第二反應是,呂氏成了周王世子妃!成了周王二王子的嫂子了!
“這個職位不管事的,”宮正嬤嬤道:“要管也是小事情,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水溝及犯人查驗死傷及火禁之事。有如知縣普通,不難做。”
今將親戚之家指定項目,開列於後:皇後家,皇妃家,東宮妃家,王妃家,郡王妃家,駙馬家,儀賓家,魏國公、曹國公、信國公、西平侯、武定侯家”。
等一等,燕王世子——燕王?
“本年冬至宴和慶成宴一起辦了?”女官問道。
郡王妃的父親相稱於錦衣衛百戶,親王妃的父親就相稱於錦衣衛千戶了,這類恩封是很不錯的,但張昭華和呂氏都很惶恐,都道:“家父升鬥小民,從冇有做過官兒,現在一躍成了正六品的批示,那裡能勝任——”
說是“皇親國戚有犯,在嗣君自決。除謀逆不赦外,其餘所犯,輕者與在京諸親集會,重者與在外諸王及在京諸親集會,皆取自上裁。其所犯之家,止許法司舉奏,並不準私行拿問。
暨皇太孫大婚之前,諸王館其他秀女也迎來了一道聖旨,一道決定她們畢生的聖旨。
令人驚奇——武定侯家兩個女兒,隻要一個做了王妃,另有一個,底子冇有撮要做配給誰;反而將批示使孫繼達家的兩個女兒,全數配給了皇子。張昭華這麼一想,俄然恍然起來,因為郭英的大女兒是嫡出,二女兒是個妾生子,是庶出!而批示使孫繼達家的兩個女兒,都是嫡出!因為這個原因,天子竟然把第三輪就刷掉的秀女,又重新提了出來,還配給了皇子。
作為一名冊封的親王世子妃,張昭華實在已經算是特權階層的一員了,從本身的名字在這份“親戚”的名單上,從本身的父親被恩封為“兵馬批示”這一刻起,張家就算是離開了布衣階層,也能夠憑藉軌製而享用軌製帶給他們的紅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