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李隆基對高仙芝不滿的心機仍存,特彆是此次抗擊吐蕃時高仙芝與顧青商討分兵,成果顧青所部的戰果最為顯赫,高仙芝那邊以逸待勞不過是將吐蕃一萬餘部毀滅,軍功方麵也比不上顧青,作為名將,此次高仙芝的表示實在也不錯,但與顧青一比便有些減色了。
高仙芝眉頭一挑:“侯爺此話當真?”
從這道聖旨上,顧青清楚地判定出,他立下再大的軍功,讓遠在長安的李隆基再有麵子,也不成能再晉他的爵位了。
看著身後密密麻麻一眼不見絕頂的兩萬雄師,悄悄地鵠立在大營外的戈壁裡,兩萬雄師內裡馬隊約占四分之一,餘者皆是步兵。此次朝廷武部算是給了普通配置,但步兵的兵種看起來很齊備,長戟弓箭排矛鉤鐮等等,標準的戰時配置。
“先回我府上,我與府裡管家和兩位販子兄弟修書一封,讓他們籌辦厚禮,分開長安這些日子,那倆貨應當賺了很多錢,讓他們拿五千貫出來,另有,陛下犒賞了我百兩黃金,也拿出來,再看看我家庫房有冇有明珠珊瑚犀牛角之類的寶貝,都拿出來送人。”
此次輪到顧青被震碎了:“你信了?”
扭頭看著顧青,高仙芝深沉隧道:“你這些日子在龜茲城做的統統,我都看在眼裡,不得不說,管理城池還是領軍批示,你都比我強,陛下慧眼識英才,派你來安西代替我,不是冇有事理的,我心折口服。”
彆的不說,僅說這個功績,龜茲城的官民便對顧青平生戴德,在他們眼裡,大唐天子給顧青封再大的官也不為過。
山呼謝恩,皇恩浩大。
顧青輕手重腳上前,低聲一笑,道:“高節帥好閒情,這手把式看起來非常純熟,不過花草嬌貴,您施的肥料有點多了,花草消化不了,對它們反倒是培植。”
高仙芝擠出一絲勉強的笑意。
未曾與戰役有過交集的人,不明白豪傑對他們的意義。
顧青笑道:“節帥謬讚了,管理城池或許還行,領軍批示我絕對冇法與節帥比擬,這一次我不過是撿了個便宜,若當初分兵時,我去守焉耆,節帥守龜茲,本日陛下所封賞者便是節帥了。以是我剛纔說,統統皆是時也命也。”
顧青不屑隧道:“那是你們不懂如何要,曉得我率部從長安解纜時帶了多少東西嗎?一萬人的步隊,我帶了一萬五千匹戰馬,另有糧草兵器皆是倍於大甲士數,你們這些將領眼裡隻要帶兵,卻不知後勤多麼首要……”
李隆基欲將顧青代替高仙芝的打算,到本日根基已經實現,高仙芝在安西的職位愈發邊沿化,現在所缺的,隻要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顧青估計不久今後,李隆基會把這個身份也給他。
但是真正明白朝廷官製的人都清楚,兩個官職實在都是虛職。
“為何送他?”
高仙芝的失勢並不冤枉,因為他確切錯了。但也不能證明李隆基有多賢明,帝王眼中無對錯,高仙芝最大的錯,在於李隆基衡量利弊後被當作了棄子。
見劉宏伯和高朗神采怠倦,遠途跋涉的辛苦在二人臉上閃現無遺。
謝過部將們後,顧青看著劉宏伯和高朗兩人道:“兩位將軍是奉旨將增兵送來安西,還是今後歸於安西軍麾下效力?”
二人辭職後,顧青叫來了韓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