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_第五十八章 貢品之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所今先人蘇軾有一句詩描述這個聞名的典故,“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說的便是這件事,用“濺血”來描述運送荔枝的過程,可見貢品之禍,多麼的觸目驚心。

彆人在為溫飽憂愁的時候,石橋村的村民走出去竟然有錢消耗,他們成群結隊進縣城買食品買餬口器具,他們乃至能在縣城的某個酒樓裡謹慎翼翼地摸出兩文錢打幾斤濁酒。

這一道聖旨不知害得沿途多少子民家破人亡,因為這是一條霸道的產運鏈條,不管情願或不肯意,都必必要按天子的意誌貫徹履行,為了楊貴妃喜好的荔枝,嶺南不知廢了多少農田改種荔枝,多少子民餓死或淪為流民,多少運送荔枝的人和馬被活活累死。

馮阿翁嗬嗬笑道:“托你的福,村裡人家大多有閒錢了,有些藏不住糧的傢夥便抖了起來,媒婆來村裡好幾趟,本日剛給袁家的小子訂了一門親,是鄰村一戶本分人家的閨女,下月掐個黃道穀旦便嫁過來了。”

幕僚陪笑道:“縣尊,非論二人乾係如何,現在那瓷窯確切是他們的買賣,如果突然關封,怕是這兩位販子麵上掛不住,我們縣很多商店和農戶都要仰仗他們,並且這份公文出自甄官署的掌事,甄官署之事我們無權插手,如果封了瓷窯,怕是費掌事那邊也說不疇昔。”

黃文錦一怔:“此二人向來不共戴天,樹敵久矣,怎會又合股做起了買賣?”

馮阿翁瘸著腿一搖一晃過來,轉頭嗬叱身後的村民:“快去,叫袁家把爆杆撤了,不準再點,吵著顧家娃兒睡覺了不曉得嗎?”

他的脾氣是守成。給他一方百姓,他能包管讓百姓不餓死,但冇法做到讓百姓們都敷裕。

“誰家的動靜?讓不讓人睡了?”顧青站在自家門口叉腰,有罵街的打動。

一個小處所,俄然冒出一個貢瓷,對窯主和販子來講天然是功德,它代表著源源不竭的好處,但對於主政一方的縣令來講,那就不是功德了。

“馮阿翁,究竟何事?村裡鬨騰啥呢?”

黃文錦深深看了他一眼,道:“此事便交給你了。”

村民身形刹時化作一道黑煙飛奔而去。

“販子眼裡隻如果有好處,縱是殺父仇敵也能坐下來一起合作的。”

而蜀地多山,青城縣更是山川浩繁,能耕作的農田太少,這便形成了本地百姓遍及的貧困,固然亂世餘韻猶存,可百姓們仍在溫飽線上掙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