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_第一百四十章 追根溯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李林甫闔眼養神,不時捂嘴咳嗽幾聲,腦筋裡飛速轉動。

隨即李隆基目光一瞥,看到麵前桌案放著的一張紙,上麵鮮明印著“八卦報”三字,李隆基獵奇之下拿起來看了一遍,起首重視到的是頭版頭條楊國忠落水的文章,李隆基哈哈笑了兩聲,然後又翻了一下其他的文章,大多是一些閒事逸聞。

幕賓半跪在李林甫病榻前,看著麵前這位風燭殘年的白叟,心頭酸楚差點落下淚來。

兩位冤大頭喝醉了酒便拍桌子相互叫罵,陳年舊事一樁樁翻出來,為倉促那年痛哭流涕,也為橫刀奪愛怒不成遏,冇多久,平康坊大部分青樓都熟諳了兩位掌櫃,乃至比兩位當事人更清楚他們當年陳芝麻爛穀子的所謂恩仇情仇,每次隻要一喝酒,統統人便雙臂環胸笑吟吟地站在一旁看二人對罵。

平康坊是長安馳名的風月場合堆積地,這裡青樓林立,樂人教坊數以百計,郝東來和石大興很有身家,比來已是各大青樓的超等高朋。

那麼,八卦報背後的人是誰呢?

萬年縣令派出差役拿人的時候已是傍晚時分,郝東來和石大興正在長安平康坊的某家青樓裡拚酒鬥富。

李林甫宅邸。

楊國忠麵色陰晴不定,很久,狠狠一咬牙:“好,算我一個!但事前要說好,若天子發明此物不當,而我們冇法壓服天子,那麼此事作罷,再也休提。愚兄是臣子,不能天子相悖。”

楊貴妃是李隆基獨一寵嬖的妃子,李隆基在開元十二年因符厭一案廢了王皇後,今後再未立後,楊貴妃究竟上已是後宮之主,雖無皇後之名,但行皇後之實,楊國忠作為楊貴妃的堂兄,為人也算機靈聰明,學問不見很多高,可做人卻比絕大部分朝臣強多了,再加上又是大舅子的身份,李隆基這才決定重用他。

楊貴妃笑道:“倒是有點意義,打發無聊倒也風趣。”

李隆基目光有了一些冷意:“一份報紙若能做到大家皆知,將來如有一日發一些讓朕或朝臣們猝不及防的動靜,鬨到官方沸沸揚揚,朝堂君臣如何自處?”

楊國忠一愣,深深地看了顧青一眼,然後點點頭,將桌上的八卦報倉促塞進懷裡,告彆出門上了馬車,獨自朝興慶宮行去。

開元年前後,露台山有一對聞名的高僧,名叫“寒山”與“拾得”,他們對坐枯禪,某日便有了一段聞名的問答。

楊國忠是個有眼色,見楊貴妃對它彷彿很感興趣,立馬便道:“娘娘可喜好這八卦報?”

楊國忠在一旁恭敬道:“臣楊國忠,拜見陛下。”

楊貴妃瞪眼佯怒道:“你們本就是不務正業,難不成另有理了?顧青那孩子如何回事?明顯看起來是個懂分寸有節操的孩子,為何跟你一起混鬨弄這類東西?”

…………

無它,倆冤大頭罷了。

以是若拿這個聞名的題目問顧青,顧青的答覆大抵是“隻是罵他,罵他,罵他,罵他,罵他,罵得不過癮我創辦一份報紙持續罵他。”

楊貴妃方纔已承諾了楊國忠,因而不滿地瞪了他一眼,然後笑著對李隆基道:“三郎,妾感覺此物很成心機,顧青他們說了,此報紙並不觸及朝政,記敘的皆是長安城一些朝臣名流之傳聞,權當茶餘飯後談資,妾感覺並無不當,因而承諾了他們。”

執掌朝堂多年,李林甫已是一人之下,千萬人之上的宰相,論權益,論弟子,論朝堂權勢,他都是大唐朝堂首屈一指的,連東宮太子都要懼他三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