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天國不太平_第510章 虛偽的紹興知府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慈溪緊貼在寧波府城中間,一聽攻占寧波府城的討虜軍多達數萬,便直接投降。

寧紹平原的浙東運河上,白帆蔽江,整條不寬的運河上都擠滿了西行的船隻。承平聖國的甲九師和乙四師合計二萬餘人,乘坐四周彙集的民船漁船,浩浩大蕩從從上虞解纜,沿運河趕往紹興府城。

六月下旬,浙茳一帶的氣候開端酷熱起來。

此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紹興府諸暨縣的楓橋前畈村人何文慶,他接到官府的求救佈告後,便當即帶領三千團勇,籌辦前去府城抵當討虜軍。

不過,黃春生捨不得閉幕這支上萬人的雄師,倒是但願能成為討虜軍的一員,譚紹光不由有些難堪了,他隻得向聖王稟報,讓聖王來訊斷,臨時,便讓黃春天生為這支義兵的頭領,讓其幫手討虜軍的乙十四旅等處所駐兵,保護寧波府等地的治安。

倒是紹興城遠不及寧波城高大,譚紹光用些簡易的雲梯,顛末兩次猛攻,便一舉霸占紹興城,紹興知府繆梓早在破城之前,便逃入山陰縣的鄉間。

這時,恰好一起追來的討虜軍趕到包村,軍紀嚴明,對包村百姓秋毫無犯。

這下,何文慶才熟諳到這位信誓旦旦地說要與紹興城共存亡的父母官真是嘴臉。他絕望之餘,碰到劈麵而來的多量避禍的鄉紳和百姓。

本來,餘姚一帶,客歲本就罹難,浩繁收成大減的耕戶,餬口墮入窘境,便向地主官紳提出減租,但遭到地主們的反對,要求他們仍按本來的租額收租。因而,耕戶們抖擻抗租,在黃春生的帶領下,他們以廟社為單位,結合起來抗租。

不過,何文慶的團勇還未到達紹興城,便聽到粵賊已經攻占紹興府城的動靜。

恰好這時,寧波方向傳來動靜,南邊的聖國派來強大的軍隊攻占了寧波府城。因而,義兵頓時熱烈起來,他們看到了一條前程,紛繁要求呼應討虜軍。

何文慶傻乎乎地帶領二千團勇,持續往前趕,忽見前麵一處集鎮,三十餘家商店被洗劫一空,百餘人橫遭慘死,哭聲震天,慘痛非常。何文慶胸口儘是肝火,這幫天殺的粵賊,果然殺掠手無寸鐵的百姓。

譚紹光接到信使的稟報,說是餘姚鄉民黃春生,帶領一萬五千攻占了餘姚城,並籌辦投奔討虜軍,一時驚住了。繼而大喜過望!當即表示情願向聖王和總參謀部推舉黃春生為餘姚縣長,賣力餘姚一地的民生管理。

他探聽到,粵賊並冇像官府說的那樣,燒殺劫掠,而是軍紀嚴明,除了城內抵當的官紳和滿清官員、清兵,被討虜軍俘虜外,其他的鄉紳和百姓都冇蒙受喪失,更彆說被殺人放火抄冇產業了。

在世人的要求下,黃春生將這一萬五千多名耕戶構成的叛逆兵調集起來,攻打餘姚縣城,出乎料想的,餘姚城內的三百清軍和千餘團練一下便被上萬陣容驚人的義兵嚇壞了,義兵一舉便攻占了餘姚城。

這下,何文慶明白了!他翻開包裹,哭訴的百姓上前一看,恰是剛從鎮子裡搶去的部分財物。

他趕緊上前扣問,籌辦探聽賊兵的意向。不料,讓他大為吃驚的是,那些哭泣的百姓卻說這些人不是粵賊所殺,而是被一夥四五百人的逃竄官軍所殺。那些逃竄的官兵,看到鎮子上的鋪子有些財物,便見錢起意,將三十餘家鋪子洗劫一空,搶去多量銀兩。百姓前去禁止,卻被凶橫的官兵殺死在地,幾個當官的也不禁止,反而也接管了財物,視而不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