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錦春_第238章 桃花信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提及來,本朝婚配並不講究太早,凡是以男滿十八,女滿十五為準。而一些士族大姓則因著子嗣豐沛,婚配的春秋還要再遲些,薛允衍滿二十一未婚,並不算特彆。

薛允衍推開信紙,凝眉思忖了一會,方道:“我去青州,你回多數。複除一案,等我覆信。”

那信封上乾巴巴的“薛郎君啟”四字,一如東陵野老的無數函件一樣,筆跡枯瘦,毫無風骨可言。

據聞那江家手筆極大,已為江宜淑備下了八名媵妾,皆是出自閬中江氏本家,個個皆是可貴的美人。而除此以外,一些小姓或中等士族,亦多有願以女兒聯婚的,隻是要謀個妾室之位罷了,故薛允衍雖有鐵麵郎君這個嚇人的外號,卻也嚇不去那些情願自薦床笫之人,身邊的桃花也確切很多。

凝眸看著那板正的筆跡與桃花,薛允衡狹長的眸子裡,浮起了一絲玩味。

書房裡溫馨了半晌,薛允衡似是又有點忍不住,語帶調笑隧道:“此去青州,吾兄可需謹慎,這信中可有‘彼女’在側,吾兄需得持定本身,勿要惹來桃花。”

二人相視半晌,薛允衡的眼睛便亮了起來。

他轉眸看向薛允衍,狹長的眸子深處,有細碎的亮光一閃而逝,語聲低若輕風,喃喃而起:“由我而始,由你而終,本來如此,本來如此。”

畢竟關乎國之大統,陳國的將來會走向那邊,端看坐上寶座的那一名的才氣,以及他是否能夠把握得了這個國度。

薛允衡盯著那筆跡看了一會,方纔親手挑開了封蠟,取出信紙,也不交予薛允衍,而是展開了紙頁。

薛允衡的神采僵了僵,“嗤”了一聲,不複再言。

“是。”李隼應了一聲,利落地退了下去。

之前的一封信中,曾有“春雲上霄漢,稍安待後知”之語,那“漢安”二字早就嵌在了信裡,而他卻直到現在才明白了過來。

“好。”他驀地起家,合掌擊了一下,狹長的眸子裡倏然劃過了較著的笑意:“你這個禦史中丞,在這會便顯出用處來了。”

呂氏、桓氏與中元帝之間乃至於先帝之間的奧妙,至為緊急。

薛允衡怔了怔,旋即誇大地“咦”了一聲,揚聲問道:“你還真寫信?莫非是叫父親提早籌辦人選?”

他的反應並不似薛允衡那般激烈,讀罷了信,便伸出了一根苗條的手指,指向那信中的某一句,淡聲道:“此信,藏了漢安縣的‘漢安’二字。”

薛允衡看了看他,可貴地冇跳腳,而是將信遞了過來,眸色幽深:“長兄,似是要往青州走一趟了。”

薛允衍端坐一旁,看著薛允衡忽冷忽驚的神情,淺墨般的眉伸展了開來,似是在看好戲,一臉怡然。

聞聽薛允衡之語,薛允衍淡靜的眉眼無分毫異色,微涼的語聲似晨風拂過:“二弟俊過我,桃花必強過我。”

“十之七八。”薛允衍言簡意賅隧道,一麵已是捉筆在手,向早便研了墨汁的硯池沾了沾,另一手便取過了一張信箋,提筆寫了起來。

那一筆紙上桃花,但是曾經叫他揪心了好久的,現在一見這封信,他立即便想到了客歲初冬,他曾在回連雲鎮的路上遇見的那位儒學大師――陶老。

交代完了這些事,薛允衡方將袍袖展平了,捧起茶盞,將茶水一飲而儘,那清寥的語聲若靜湖普通,於微明的曙色中緩緩漾開:“此三信,最重者,還是第二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