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主GL_第288章 送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作者有話要說:  雙更在明天早晨…嗯。

我也在頓時抱拳笑道:“我亦是便服在此,不敘公事,隻談私誼。”見她頭戴銀盔,身著戎服、鐵甲,足蹬皂靴,配長刀、弓箭,與身後部曲均騎駿馬,麾下稀有百之多,倒是旗號光鮮、戈戟整齊、行動齊截,心中既是擔憂,又是高傲,卻另有幾分羨慕,不肯痛快將崔明德的禮品轉交,隻將盛禮品的匣子一股腦扔疇昔:“我們送你的禮品。”

我見她猜得一絲不差,哼出一聲道:“你必然是認出崔二的字才曉得的。”

(我錯了我又把備註伏筆給拷貝出去了,明天靠留言虛一點字數...明天會放一部分註釋在作者有話說補大師明天的訂閱的...)

她珍惜地將那輿圖又撫了一遍,點頭道:“這不是崔二的手筆,當是她向彆處討來的――說不定是曾鎮戍邊關的前輩。”瞥見我滿眼獵奇,便笑道:“韋四與崔二都比你心細,平素慮事也以合用為主,所送的必定都是我用得上的物件,韋四不常去前朝,不知這些邊關情勢,又不與大臣交通,得不到如許的圖,能送的多數是隨身小物,且這幾樣物件製作邃密,非是平常宮官可得,多數是她這王妃親身辦的――連防手腳皴裂的膏藥都考慮到了,替我多感謝她。”

她兩眼發亮地看我:“你們是誰?崔二也在內裡麼?”

我被鬨得不美意義,扯著韁繩避開她的禮:“不消客氣――此一去,千萬保重。”怕留久了相互煽情,越性告彆,策馬回城而去。

她便將翻開,細細將內裡安然符、得勝符、針線包、驅蟲丸、香藥、丹方、幾瓶膏藥與藥酒、手繪的羊皮輿圖等一一拿出來,每一樣都當真看過,舉著針線包、驅蟲丸、香藥、丹方、膏藥、藥酒道:“這是韋四備的。”又拿起幾道符咒看了一眼:“這是你替我求的罷?”再看那羊皮輿圖,手在上漸漸摩挲一遍,綻出笑道:“這是崔二給的。”

這任命雖是剋日才定,我倒是早已曉得大抵,早對河西軍鎮、河東軍鎮狠下過一些工夫:涼州號為“五郡咽喉”,乃是河西重地,自西京而外,兵戎緊急莫過於涼州,父親暮年動念西巡,便是想去涼州,近年來因吐蕃、突厥比年犯境,傳聞“倉儲狼籍,百姓無隔月之糧,軍馬未足一年之資”。獨孤紹所檢校之赤水守捉則屬涼州都督麾下,駐在大鬥拔穀,是以母親改名大鬥軍。大鬥拔穀為積年吐穀渾及吐蕃犯境之首要通道,陣勢衝要,曆代駐守隻要無過,多得升遷者,母親力排眾議、將獨孤紹發往涼州,又領大鬥軍,可見對她還是很有希冀――卻也令她此行隻能勝利、不成失利。

獨孤紹不答,隻肅容正色,再叮嚀道:“這事就托給你了,萬毋或忘。”

這些事都冇瞞著母親,她曉得後甚為嘉賞,醫書以外,又選大臣,預備另修一套天下農書大全,並命令在我所編之醫書中插手時下統統通行丹方,擇此中病症常見、藥物易得者,與農書一道頒賜州縣,諭令百姓,是為德政――不過期候尚短,統統都還隻剛開端,少說也有三五年時候才氣辦成。

感激:

自古為甘肅河西走廊通青海湟中的捷徑。《通鑒》: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煬帝自張掖(今甘肅張掖)東還,“經大鬥拔穀,山路隘險,魚貫而出,風雪晦冥,……士卒凍死者太半,馬驢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