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_第五章 去淮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當時東南倭寇殘虐,數次擾亂淮安。為了防備倭患,漕運都禦史章煥上奏朝廷,由原舊城東北隅接新城東南隅,修建了聯城,連貫了新舊二城,也稱為夾城。

那兩名兵卒聽聞朱慈烺是路巡撫的世侄,態度變得愈發恭敬了。

這也是朱慈烺挑選徑直來淮安的啟事。此時四鎮尚未構成,淮安又有路振飛如許的忠貞之士坐鎮,大抵情勢還是好的。

現在路振飛兼任漕運總督以及淮安巡撫,傳聞倒是住在巡撫衙門的。

是啊,如果本身不是個將軍的話,冇法解釋為何會具有這麼多的火銃以及弓弩。

要說這淮安城中的衙門實在很多,既有山陽縣衙、淮安府衙,另有巡撫衙門、漕運總督部院、以及常備察院。

至於聯城,則是嘉靖三十九年修建。

當然,這是萬曆六年的統計數據,到了崇禎年間有所增減,大抵還是作準的。

那門官微微點頭,回身去了。

朱慈烺曉得現在的漕運總督便是路振飛,這時路振飛還兼著淮安巡撫的頭銜,可謂這一地區當之無愧的一把手。

舊城始建於唐,新城則是元末張士誠部史文炳在舊城以北修建的。

“有朱將軍如許的忠臣在,某信賴朝廷終有一日會剿除建奴,光複遼東的!”

他態度非常恭敬,嘴角還帶著笑意。

朱慈烺神情一滯,嘴唇翕張道:“統統為了大明,為了聖上!”

......

......

現在朱慈烺既然已經從京師突圍,天然不成能任由這些政治投機客胡作非為,隻要他這個正牌太子在,那就是道統,是帝位毫無疑問的擔當者。

“哦,劉兄但說無妨。”

聯城則在新舊二城之間,東長二百五十六丈三尺,西長二百二十五丈五尺,城高一丈四五尺不等,後加高六七尺,加厚四五尺,城樓大小四座,東南城門曰天衢門,東北城門曰阜成門,西南城門曰城成門,西北城門亦曰天衢門,雉堞六百二十垛。

稍晚一些時候,南京留都的官員們也得知了這一動靜,便各主動起了歪腦筋,想要靠擁立藩王獲得定策之功。

......

朱慈烺微淺笑道:“我乃撫台大人間侄,受家父之命前來拜見撫台大人。”

那男人不算太高,身材微胖,臉上倒是富態的很。

其府治在山陽縣,漕運總督駐地也在此縣。淮安城位於神京與南京之間,是京杭大運河上的首要關鍵,故而明廷在此設立漕運總督,總理漕運事件。

“這位公子且稍等,我去通稟一聲。”

淮安府附屬於南直隸,下轄山陽、清河、鹽城、安東、桃源、沐陽、贛榆、睢寧、宿遷九縣,另轄海州、邳州。闔府共有戶一十萬九千二百五,口九十萬六千三十三。

“朱兄應當是位將軍吧?”

朱慈烺對於路振飛的體味更多是來自於史乘。這一世他也隻是從邸報上讀到過幾次路振飛的名字,與他本人倒是從未見過。當然,在崇禎十七年他穿越之前,東宮太子有冇有見過路振飛,朱慈烺就不曉得了。

這倒能夠瞭解,畢竟此時運河幾經間斷,需求破鈔在漕運上的精力甚少,路振飛的大部分精力必定還是花在督辦淮安軍政上。

“此事你知我知,千萬不成對旁人講。”

這個稱呼還是朱慈烺特地誇大過的。開初趙信常常口稱殿下,這實在太傷害了,故而朱慈烺命他隻準叫公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