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南明_第一百一十九章 二劉來犯(第八更,求訂閱,求月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劉良佐都對此人感到佩服。冇彆的,這臉皮真是比城牆還厚。

殺良冒功不是大明將領們最善於的事情嗎?起碼劉良佐非常善於此事。

他建議繞過徐州直撲濟寧州。

劉良佐雖是堂堂總兵,麾下卻冇有多少精兵,麵對李自成等強大的農夫軍隻要捧首鼠竄的份。

至於那北都城中的崇禎天子,還不是底下的人報啥信啥?

若山東守的住,劉澤清那廝當初為何要倉促從山東跑到南直隸?

滿清八旗那但是不成克服的存在,劉良佐可不以為本身能夠抵擋的住八旗軍哪怕一輪衝鋒。

至於首級還不好弄?

秦家固然在四川有些聲望,但說到底也不過是個土司,能翻出多大的浪花來?

劉良佐欣然同意。

看看降清的那些前輩吧,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被彆離封為恭敬王、智順王、懷順王。沈誌祥那廝降清後也被封為續順公。

這也正合劉良佐之意。

他孃的,跟誰乾不是乾,何必在一棵樹吊頸死。

至於秦拱明部,就放在最後清算。

天子算個屁啊!

想必清廷攝政王得知這個動靜後必然會大為欣喜吧?

賊寇的首級固然不如東虜的值錢,但好歹也能換點銀子。劉良佐既能夠矇混過關又能夠獲得朝廷的誇獎,何樂而不為?

該騙你的時候就騙你,底子不籌議。

是以,劉良佐毫不會留下濟寧州這個隱患。

在劉良佐看來,究竟必然是如許。

當然,吳三桂獻出山海關這個功績確切是大。

......

起碼從臨清州到濟寧州的運河沿線必須得在手中。

要曉得那廝但是正印山東總兵!

再說他的目標是取山東,濟寧州又是運河沿線重鎮,南控徐、沛,北接汶、泗,乃咽喉之地。

大明將領寫捷報的本領那但是一絕啊。想當年袁崇煥主遼事時,斬首二百級都能給朝廷報捷,稱‘寧錦大捷’。

老誠懇實守江淮還能多苟活幾日,派兵去山東送命,是老壽星吊頸――活的不耐煩了嗎?

如果遵循寧錦大捷來比對,劉良佐以為德州大捷多數也是守將秦拱明本身編造出來亂來朝廷的。

......

佟家、祖家哪個不是吃香喝辣?

劉澤清建議以聲援山東的名義騙開城門,兵不血刃的拿下這座重鎮。

至於德州大捷,他是不管如何也不信賴的。

比及清廷領受山東,必定也但願看到一個完完整整的山東吧?

劉良佐、劉澤清率軍繞過沛縣,沿著南陽湖一起北上,一起過湖陵城、穀亭鎮、塌場口,直至濟寧州城下。

這小天子也是個笨拙至極的蠢物,竟然想著守甚麼山東。

山東有險可守嗎?守得住嗎?

劉良佐便能夠派人去北京要求清廷領受山東。

呸,自打薩爾滸之戰後明軍對清軍打十仗有九仗九都輸了,還是輸的徹完整底。

劉良佐以為隻要他率軍殺至,便能大破神策軍,拿下山東諸城。

欺上瞞下,但是在宦海混需求把握的首要本領啊。

殺向山東第一仗不但要打,還要打的漂標緻亮!

現在高傑北伐,全部山東是神策軍在駐守。

現在如何看都是大清定鼎天下的機遇大,持續做明朝的總兵有個鳥的意義,遲早還不得被拉著陪葬。

他能夠不打徐州卻不能不打濟寧州。事理很簡樸,徐州固然兵力空虛但李本深也算是個名將,強行攻城必定會有喪失。而部下兵士就是劉良佐降清的本錢,本錢少了封賞天然也就少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