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04章 【相見時難彆亦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我氣就氣在,與其我費經心機,換來得倒是明天的局麵。倒不如……就讓二哥去當阿誰儲君。也好過讓這個老十二整天為所欲為。”

李永芳又看了一眼天氣,說道:“本日中午之前,當值的都是正藍旗士卒,他們得了我的口諭,會放你們出關。你們得儘快上路,不然隻怕換了燈號就難辦了。”

分開時,我騎在馬背上,最後眺望了一眼遼陽城樓。

劉興祚拿到了複州的轄權,複州得救,免遭生靈塗炭,我此行的目標,算是達到了。廣寧就算白白送給金人,也好歹能逃過戰役的血洗。眼下的成果,可謂是不幸中的萬幸,我也不算是孤負了大明。比起一座城池的戰守之爭,我更體貼這無辜百姓的安危,汗青的格式冇法變動,我不體貼勝負,隻是站在人道主義態度上,想挽救這些冷靜無聞的生命。兩個民族間的搏鬥,流血,是我最不肯看到的!現在死了多少的漢人,三百年後,偽滿垮台,就會死多少的滿人。還是那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呢?

他緊緊地擁住我,吻在我的鬢髮上。

我分開遼陽之時,他冇法前來送我。這一出將計就計,不能暴露半分馬腳來,一旦孫行起了狐疑,便是前功儘棄。

他最後深深地凝睇了我一眼,狠心腸調轉過甚去,縱身上馬,冇有再轉頭。

我們在李永芳部下的護送下出了遼陽城。

“得此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我是個對愛情自覺且剛強的人,四百年後還是四百年前,這一點都未曾變過。就算是要捐軀我本身,隻要能換來他好,我也能忍下去……這亦是對峙我走到本日的信心。

到了拜彆之時,我終因而掛不住麵子,全部臉耷拉了下來,幾乎就按捺不住淚水。他亦是滿臉烏雲密佈的神情,卻還一聲又一聲地安撫我道:“彆擔憂,等遼河結了冰,阿瑪就會出兵了。最快年底,最遲來歲年初。到時,再冇甚麼能讓我們分開了。”

他柔情滿目地望著我,“今晚我們不聊遼事,不聊彆人,隻要你我,不好嗎?”

過了寅時,天涯拂曉,晨光微露,他才依依不捨地送我歸去。

“將軍,後會有期——”

這下勾起了他對大妃一黨的仇恨,我有些不安,欣喜他道:“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你不要太介懷了。”

我踮起腳去吻他,一個純粹的吻,冇有世事糾葛,唯有這份愛的孤勇。

“你們可清算安妥了?”

那大金的旗號下,模糊可見一個衣袂飄飄的身影。

“好。”

“我不信天命,隻信我本身。”

皇太極神情凝重地點了點頭。

我既然來到了四百年前,既然果斷地挑選了他,我就有了阿誰接管他會有三妻四妾的憬悟了。提及來能夠有些好笑,但就算他今後會有一百個女人也罷,我也要做好第一個。這便是我的憬悟。

夜風凜冽,他又帶我去看了幾近完工的八角汗宮大殿,和這遵循八旗的燈號方位所設的內治、撫近、懷遠、外攘、德盛、天佑、福盛、地載八門。一向待到夜深了,卻也毫不覺倦。他同我提到八旗,我纔想起了這阿濟格當日帶著鑲黃旗前來擒拿我一事。

也難怪他會置氣。我剛到遼陽與他見麵那晚,也未曾問一問他過得如何,滿天繁星作伴,我竟是在同他說這靖康之恥的經驗。或許我真的是在大明待得久了,不由自主地開端憂心天下。也不知是何時起,我本來所不齒的那份李延庚所謂的大義,竟不知不覺間,在我心中生根抽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