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48章 與明議和(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崇德六年(1641年)今後,皇太極因身材不好,曾公佈過大赦令,也減少了措置平常事件的承擔,乃至做過禱告。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極猝死於盛京後宮,年52歲。諡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文天子,後累加諡為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貢獻敏昭定隆道顯功文天子,廟號太宗。葬瀋陽昭陵(北陵)。

皇太極對明朝的軍事行動仍因山海關的隔絕,分紅為入口之戰和關外之戰。崇德年間一共策動了三次入口之戰,每次作戰都分出一部分兵力在關外,覺得管束。崇德元年(1636年)蒲月,皇太極派阿濟格等領兵出戰,這是第一次入口之戰。俘人畜十七萬九千八百二十,活捉總兵巢丕昌。[38]崇德四年(1639年)三月,清軍渡運河,攻破山東濟南府,克城敗敵,俘人丁二十五萬餘,四月班師。清軍最大的喪失是揚威大將軍嶽讬死於軍中。[39]崇禎帝不但宣佈了京師戒嚴,並且非常憂愁,乃至在農夫軍和清軍都攻上來的時候,寧肯臨時放鬆對農夫軍的圍殲,而把首要力量調到抗清疆場上。[38]

天聰二年(1628年)仲春,皇太極起首帶領兩個幼弟多爾袞及多鐸統雄師親征察哈爾所屬的多羅特部,進至敖木倫處所,俘獲一萬一千二百人。因敖木倫大捷,多爾袞被賜號墨爾根戴青,多鐸賜號額爾克楚虎爾。[25]八月,與喀喇沁媾和,玄月調科爾沁、喀喇沁、敖漢、奈曼及喀爾喀諸部兵來會。玄月六日,後金雄師出征察哈爾。二旬日進擊席爾哈、席伯圖、英、湯等處,俱下。第二天追至興安嶺,獲人畜無計其數。十月中旬勝利而歸。[25]此次出征,後金既打擊了大敵察哈爾部,也進一步穩固了對已歸服的蒙古諸部的統治。不久,皇太極派阿什達爾漢到這些處所宣敕,今後如征察哈爾,凡管旗諸貝勒年七十以下,十三以上,俱從征,違者罰馬駝,不至約會之地者也罰馬[26]。

天聰七年(1633年)六月初二日,皇太極在一次發言中諭令將士對新附之眾,“統統勿得擾亂”。[28]在皇太極影響下,明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等紛繁歸降了後金。皇太極率諸貝勒出迎至渾河,行抱見禮,以示優隆[29]。孔、耿不但帶了一萬二千多精乾官兵及紅夷大炮等,並且促使明朝的遼東海防很快崩潰了。[30]以後不到四個月,明鎮守廣鹿島的副將尚可喜就步了孔、耿後塵,皇太極獎飾他“識時勢之向背”,“殘破海防,實為我功”。[31]到天聰七年(1633年)馬光遠統領漢兵時,實際構成了一個漢軍旗,滿語叫烏真超哈。[32]孔、耿、尚所領兵也是漢軍。在此之前,蒙古旗兵也已構成。天聰八年(1634年)三月十三日皇太極在瀋陽城郊閱兵,插手的有滿洲八旗、蒙古二旗、舊漢兵一旗,共十一旗。[33]和之前有很大分歧的是這時的軍隊已從私家武裝變成國度的軍隊了。

猝然長眠

天聰十年(1636年),薩哈廉讓諸貝勒檢驗疇昔,表示此後虔誠效力,皇太極承諾能夠考慮了。然後皇太極又以“早正尊號”谘詢漢官儒臣的定見,鮑承先、寧完我、範文程、羅繡錦等都表示同意。薩哈廉又調集諸貝勒各書誓詞,向皇太極儘忠。“外藩”諸貝勒聞訊也要求上尊號,皇太極同意了。上尊號的籌辦活動至天聰十年三月末大抵伏貼。[34]於天聰十年(1636年)蒲月,稱帝,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厥後將首要兵力用於對明戰役。[35]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