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漢天子時,玉璽也一向為皇權信物。”徐子陵微一思考,清算一下詞彙,道:“漢高祖劉邦將此璽定名為‘傳國璽’,借喻意想他的漢天朝永久傳繼下去的慾望,可惜到王莽奪權時,為孝元太後所怒摔,最後缺失一角,王莽厥後命人用黃金鑲上,以是又有‘金鑲玉’之說。三國時聞孫堅所得,但是最後身故,他的兒子孫策為求獨立,用之抵押向袁術借兵,厥後袁術稱偽帝補曹操所滅,玉璽也為曹操所得,又厥後曹氏天下為司馬氏所吞,玉璽又為司馬氏所得,再厥後五胡亂華,中原大地外族入侵,血雨腥風,生靈塗炭,這個和氏璧做的傳國玉璽也就不知所蹤了。不知宋三爺為何問起這一東西呢?”
“是嗎?”宋魯哈哈大笑起來,直笑得徐子陵莫名其妙,才道:“在江湖上遊曆是功德,年青人就應當多在江湖上走動。‘破萬卷書不如走萬裡路’?好,說得好,師道,此言也是驚世之句,快記下來。對了,老夫想和你說個事,不知小兄弟傳聞過‘和氏璧’冇有?”
徐子陵的神如止水,不但冇有暗喜,反倒有些發笑,道:“照我說,這一個傳國玉璽不但不是顯現‘受命於天’的寶貝,反倒是天下人最大的禍害,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所氏璧所製之傳國玉璽的曆代得主無一不得好死,朝代也隨之更替,靠外物之力,又豈是真正‘既壽永昌’之道?”
“如果師道兄是一個利慾薰心之徒,我徐子陵那裡會跟師道兄相見仍舊,交心而談,我瞥見你拐路走還來不及呢?‘昔日千古帝,本日土中塵;名利浮雲過,豈及癡戀人。’師道兄為人樸拙,至情至性,徐子陵有此一友,人生何求?”徐子陵哈哈大笑,伸脫手去,與一樣哈哈大笑的宋師道擊掌則而樂。
但是,這個傳國玉璽竟然是她們用來為遴選者造勢用的東西?她們已經早早就遴選好明主的人選了?這一個可真得算是驚天的奧妙!如果讓天下人所知,那豈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