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祿則想:曉秀還能吃,隻是菜冇了。
“以是他那種人永久賺不到大錢。”梁曉秀說。
梁曉秀那天中午冇有喝多少黃酒,但卻吃了很多豆腐,四盤菜一掃而光。
羅成說,他冇有特地奉告他堂叔,是他堂叔前天來超市買豆腐,他們偶然中聊起了宋福祿,他就說宋福祿和梁曉秀來巴黎了。他堂叔便問他們乾甚麼來了,他實話實說,奉告他,他們是來還錢的。以後,他堂叔又找王大冰和章義體味他們的環境。
羅成那天上的是紹興黃酒,還特地加溫了。梁曉秀吃著豆腐,喝著紹興黃酒,感受象回到了故鄉一樣。她一再說羅叔做的豆腐好吃,黃酒配上豆腐,如同紅酒配紅肉一樣恰到好處。
“我看差未幾,說不定那天就得關門了。”
羅成說,人和人不一樣:他堂叔在華人餐飲業中的分緣不好,大師都不大喜好他。他的特性是:隻進不出。
梁曉秀看著那兩樣廚具笑了。她找的這個男人真是會算計,花起碼的錢買到了最合用的廚具。他到處精打細算,絕對是一個過日子的妙手。
羅成40多歲,為人渾厚誠懇,宋福祿稱他為羅叔,梁曉秀也跟著叫他羅叔。羅叔算是技術人,他會做豆腐,專門為華人超市做豆腐,一個月能賺到2千多歐元。
他們平時做捲餅,宋福祿用手動絞肉機絞肉餅餡,既費時又吃力;梁曉秀則用手和麪,也費時吃力。有了主動化廚具,能夠大大減輕他們的體力,又能進步效力。
“就是總想占彆人的便宜,是不是?”梁曉秀問。
梁曉秀實在隻吃了八成飽,如果有菜她還能吃兩盤菜。她那幾個月每天吃捲餅已經膩歪了,換了口味,她饞得短長,就想多吃。她不像宋福祿當過廚師,肚子裡有油水,她從海內來是麵黃肌瘦,體重還不到100斤;在法國8個月也冇吃到多少肉,體重隻增加了2斤,剛好96斤。
“羅叔,如何回事?你給我們說說。”
他們在巴黎逗留的時候剩下最後一天了。上午宋福祿帶梁曉秀到巴黎的一家二手廚具店看廚具,他遴選了一個主動絞肉機,一個主動和麪機,兩樣主動化廚具統共才花了200歐元。
梁曉秀聽宋福祿說過,他堂叔的那家餐館不是租的,而是買的。他當年在香港掙了一筆錢,到法國後冇多久就買下了那家小餐館。梁曉秀估計那家小餐館的市值不會低於30萬歐元。她想:將來老頭餐館開不下去,把餐館賣了也能保持餬口了。
宋福祿悄悄想:如許的餐館確切賺不到甚麼錢,他光榮本身分開了堂叔的餐館,不然他還在阿誰火坑裡煎熬著,冇有出頭之日。
“那你就多吃,吃夠了,喝夠了。”
梁曉秀問:“羅叔,他如果總這麼下去,還不得關門呀?”
梁曉秀感激羅叔為他們餞行,一再說等羅叔到裡爾時,他們好好接待他。
羅成說,堂叔的買賣本來越差,每天的主顧不到20人。開餐館最首要的是轉頭客,但他卻把轉頭客都獲咎了。他的菜量小,質差,價又高,客人吃一次感受被騙,就不肯意再來了。他一共隻顧了兩小我,一個大廚,一個跑堂,給大廚開1400歐元的人為,給跑堂開700歐元,那兩人嫌錢少,都不給他好好乾活,飯菜質量必定不可。
“我不會客氣,羅叔,四道菜,一點都不會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