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館的秘密_第四十四章 一個漢學家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梁曉秀第一次聽老外說中文,感到非常驚奇。老外如何會說中文呢?她想不明白。不過她想:這個老外會說中國話,他們交換起來就便利多了。她悄悄和宋福祿說,他們明天中午請阿誰老外用飯,讓他幫忙翻譯一些中國字。宋福祿說,隻要老外同意幫手翻譯,他就出錢請老外用飯。

諾阿讓看了一會兒說,她的菜單裡的幾道菜與王老闆的菜單裡的菜一樣,她能夠照抄王老闆的菜單,阿誰菜單就是他幫忙翻譯的。

梁曉秀很打動,她說他們熟諳諾阿讓先生,很榮幸。她再次向諾阿讓表示感激,還說等他們開店時必然聘請諾阿讓光臨。

阿誰老外說:“是嗎?瞥見一個法國人說中文,很別緻,是不是?”

王大冰把老外先容給宋福祿和梁曉秀,以後他便去忙活了。

那頓飯花了68歐元,王大冰不想讓宋福祿結賬,梁曉秀對峙必須由他們來結賬。她說王大哥已經幫了他們那麼大忙,他們不能再費事他了。

以後,梁曉秀又拿出一張她籌辦好的菜單,讓諾阿讓看。

“新中國飯店,”諾阿讓說,“這個名字好,有新意。”他取出一支筆,在梁曉秀拿出的一張紙上用法文寫下了“新中國飯店”五個字。

“你好,王先生!”諾阿讓用流利的中文說。

梁曉秀給菜名編了號碼,她記下了那幾道菜的法文稱呼。

諾阿讓給了他們一張名片,奉告他們今後如果還需求翻譯,就給他寫信,他情願幫他們翻譯中文。

她說:“先生,我們資金不敷,以是想先開一家快餐店,等我們攢夠了錢,我們再開中餐館。我想把快餐店的名字叫做‘宋氏快餐店’,您看如何?”

老外便先容了他學中文的過程。他40年代開端在巴黎大學學中文,50年代到中國學習中文,學中文已有30年的汗青。他目前是巴黎大學的傳授,在法國被人稱作漢學家。

諾阿讓說:“我看‘宋氏快餐店’這個名字挺不錯;不過你若讓我其名字,我感覺用‘宋氏捲餅店’更安妥一些,那樣與你們的捲餅恰好合拍。至於你說的捲餅,我建議叫‘宋朝捲餅’,因為它有那麼長的汗青,還因為那是你們的專利食品。”

諾阿讓連菜單都冇看,張口就說:“麻婆豆腐、香酥鴨,另有一份春捲。”他來過多次,對王大冰的菜譜瞭如指掌。

“那您點菜吧。”宋福祿說,內心卻在說:你可彆點太貴的菜呀。

梁曉秀從隨身帶的一個手包裡取出幾張紙,說:“那就太感謝您了,先生。我想先請您幫我翻譯餐館的名字。”

他們隻顧聊菜單翻譯,諾阿讓還冇有點菜。這時,宋福祿說他們想請諾阿讓先生用飯,不知他是否同意。

“因為我的未婚夫姓宋,我就想以他的姓氏定名快餐店的名字。”

“宋氏快餐店?”諾阿讓獵奇地問,“為甚麼叫這個名字呢?”

梁曉秀還冇想好餐館的名字,宋福祿起的阿誰餐館名字“中國飯店”,她感覺應當改一下。她想了想說:“我們的餐館叫‘新中國飯店’。”

“另有彆的啟事嗎?”

梁曉秀說,她從中國來法國剛三個多月,她籌辦在裡爾開一家中餐館,但她不懂法文,想請諾阿讓先生幫手翻譯店名和菜譜。

他們坐下後,梁曉秀說:“諾阿讓先生,我第一次聽到法國人說中文,並且說得又那麼好,我感到很驚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