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彆雙親思故鄉,悲深萬裡葬荒丘。
為國忘身一女子,此心真可對彼蒼。
自是芳名標萬古,心同鬆柏一時香。
王龍彆了番王,出了朝門,到得書院,清算行李,帶了從人,上了高頭駿馬,一向長行,出了番城。謝彆眾文武,帶著護送兵丁向前趕路,恰是:
關雎雅化應無愧,麟趾呈祥未許留。
§§§第六十三回昭君魂怨踐約事
話說王龍叨教漢王,早間是何異事,漢王便把合法初期,似夢非夢,見昭君身立雲端,劈麵寡人,被她抱怨踐約的話說了一遍,“孤隻道昭君業已成仙,方能駕雲,前來會孤,哪知她已為孤傾生,一點靈魂到此,不幸!不幸!”說畢,放聲大哭,滿朝文武,一眾內侍,無不下淚。王龍道:“我主少要哀痛,娘娘生前聰明樸重,身後為神,理所當然。”漢王收淚點頭道:“卿言極是!卿家一起勞累,免朝三月,他日加封。”
恩典堵截三千裡,異地羈留十六年。
褒姒捐軀遺憾多,西施就義留名醜。
傍晚黯黯苦憂煎,帳底孤傲不忍眠。
怕惹懷疑稱骨肉,不汙貞節顯腸肝。
正走之間,已到白洋河口,王龍在頓時一見,淚珠雙流,想起娘娘投水,業已三月,曾蒙叮嚀,命我將芳魂帶回中國,本日向前一彆,以儘君臣之禮,不知魂其有知!說罷上馬,叮嚀軍兵暫住,欲向浮橋一奠。未知娘孃的芳魂能夠帶去,且聽下回分化。
曾經同出雁門關,曆儘崎嶇幾處山。
非止一日,已到雁門關,王龍命部下軍士向前叫關,說和番王傳授回朝,快快開關。關上守城軍士傳聞,不敢怠慢,忙報知李元帥,元帥趕緊出關驅逐。王龍恐番兵進關不便,先在關外打發番兵回番,隻帶本技藝下從人跟從,進關上馬,與李廣見禮,分賓主坐定。元帥道:“殿元公十餘年為國馳驅,可謂勤於王事了,但不知娘娘在番,目下如何了?”王龍見問,不覺兩淚交換,便把娘娘為漢王守節,投河身故的話細細說了一遍,李元帥也非常感喟。王龍又道:“令侄李陵,不降番邦,儘忠而死。現在立廟立碑,以受千載捲菸。蘇老丞相,已開釋回朝。番王倒是個賢主,隻可惜部下一班臣子,皆非保國良臣。”李元帥傳聞,叮嚀擺酒,代殿元公洗塵。二人坐下喝酒,隻不過說的番邦言語,吃得儘歡而散,將王龍送至書院安息,過了一宵。
自歎人生皆合配,堪憐薄命斷姻緣。
單言王龍因昭君娘娘身後,自知番邦難以存身,辦理告彆番王回朝。隻因番王代昭君娘娘做七七四十九日道場,未曾美滿,番王總在兩處寺院伴靈焚香,未曾回宮設朝,隻得又在番邦遲誤兩月,隻等道場美滿,番王方纔無事。臨朝升殿,堆積文武,朝參已畢,王龍向前告彆回朝,番王叫一聲:“天使,你為昭君娘娘羈留敝地一十六載,無物接待,甚是有慢。本日娘娘死了,難以久留,孤有菲禮相送,聊表寸心。”王龍口稱:“狼主,臣在此多多擾賜,現在又贈臣禮,何故克當?”番霸道:“天使不必過謙,敝地乃是小邦,冇有甚麼出奇東西,又無珍寶相送。”叮嚀內侍端出兩大盤來,盤中盛的白銀五百兩,黃金二十錠,綵緞八匹,荷包六對,叫聲:“天使休要嫌菲,望乞笑納,回朝上覆漢王,孤這裡甘心年年進貢、歲歲來朝,今後兩國和好,分為高低,罷戰和解,永不犯邊,今煩天使傳達天朝漢王。”王龍承諾,收了禮品,謝恩拜辭番王。番王叮嚀兩班文武相送,又點番兵一千名,護送天使到京,一聲旨下,番王退朝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