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禁燬小說文庫_第23章 雙鳳奇緣(2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吟畢,又將第二杯酒奠倒地下,打了一躬,哭個不止,兩旁全軍聽他一番祝告言語,一個個無不下淚。王龍又取第三杯酒敬上,叫聲:“娘娘,這是終獻了,娘娘魂其有知,可來享有微臣一點交誼。”說畢,又口占一概道:

褒姒捐軀遺憾多,西施就義留名醜。

蜻蜓不向釣竿立,怕惹遊魚吃一驚。

陰魂冷靜歸那邊,一旦無常事總休。

自歎人生皆合配,堪憐薄命斷姻緣。

怕惹懷疑稱骨肉,不汙貞節顯腸肝。

非止一日,已到雁門關,王龍命部下軍士向前叫關,說和番王傳授回朝,快快開關。關上守城軍士傳聞,不敢怠慢,忙報知李元帥,元帥趕緊出關驅逐。王龍恐番兵進關不便,先在關外打發番兵回番,隻帶本技藝下從人跟從,進關上馬,與李廣見禮,分賓主坐定。元帥道:“殿元公十餘年為國馳驅,可謂勤於王事了,但不知娘娘在番,目下如何了?”王龍見問,不覺兩淚交換,便把娘娘為漢王守節,投河身故的話細細說了一遍,李元帥也非常感喟。王龍又道:“令侄李陵,不降番邦,儘忠而死。現在立廟立碑,以受千載捲菸。蘇老丞相,已開釋回朝。番王倒是個賢主,隻可惜部下一班臣子,皆非保國良臣。”李元帥傳聞,叮嚀擺酒,代殿元公洗塵。二人坐下喝酒,隻不過說的番邦言語,吃得儘歡而散,將王龍送至書院安息,過了一宵。

自是芳名標萬古,心同鬆柏一時香。

吟畢,將三杯酒奠過,打了一躬,哭叫:“娘娘呀,想微臣本日在此敬你這三杯酒,但不知娘娘芳魂可來享用?想微臣來時相伴娘娘,本日隻剩孤傲一人返國,好不成憐!娘娘呀,你十餘年在番,心如鐵石,不染番家一點灰塵,本日芳魂脫胎換骨,不作天仙,應作水仙。”祝告一番,燒了褚帛,叫軍士取過祭禮,王龍含淚上馬,幾遍轉頭,隻望浮橋,等去遠看不見,方纔頓時揚鞭,一起而行。饑餐渴飲,馬不斷蹄,早到黑水河口,王龍又上馬焚紙,叫聲:“娘娘芳魂隨臣到中國去者!”說畢,上馬又行,離子黑水河地界,催馬進步。

正走之間,已到白洋河口,王龍在頓時一見,淚珠雙流,想起娘娘投水,業已三月,曾蒙叮嚀,命我將芳魂帶回中國,本日向前一彆,以儘君臣之禮,不知魂其有知!說罷上馬,叮嚀軍兵暫住,欲向浮橋一奠。未知娘孃的芳魂能夠帶去,且聽下回分化。

且言漢王那日五鼓登殿,方受文武朝參已畢,忽打一個嗬欠,倚在龍案上麵,似夢非夢,聞聲雲端內有人詈聲罵著昏君,漢王聞聲聲音很熟,吃緊離座下殿,昂首一看,不是彆人,恰是昭君,大吃一驚,暗想:“昭君在番十六年,如何本日會騰起雲來了?”隻見昭君指著漢王,叫聲:“昏君,你好負義忘恩也!奴為保守江山,丟下父母,去和北番,為國忘家。你臨行時攜著奴手,多麼叮囑,說是遴選天下人馬,禦駕親征,來救奴家,哄奴在雁門呆呆等待,杳無音信。奴為昏君,守此節義,不敢失身於番,隻得投河而死。昏君呀!你忘了昭君恩德,不過是個女子,倒也罷了,另有很多功臣,汗馬功績,一個個為國捐軀,命喪疆場:如李陵不平於番而死,百花中箭而死,李虎為妻報仇而死,彭殷中炮而死,身後不聞一點褒封,就是老將李廣,死守雁門,費了很多心機;和番蘇武,困番多年,不虧我怎得回朝?禦弟王龍,丟下三宿妻房,伴奴和番,曆儘千辛萬苦,到番做了閒人,一十餘年,毫無嗟怨,真是為國忠良。一個個有功之臣,也不加封。你做了一朝人主,獎懲全無,還稱甚麼孤,道甚麼寡呢!”說一頓,抱怨一頓,恨幾聲,哀思幾聲,把一個漢王說得哭哭啼啼,叫聲:“恩妻見怪,涓滴不錯,是孤忘恩負義,還望恩妻諒解。你今既會駕雲,回了本國,快些下來,孤和你重整鴛衾,以全未了之情。”昭君嘲笑一聲道:“人天路隔,怎得遂心!既是你猶記前情,多多拜上皇後林仇人,妾之父母,望乞照看一二。奴的痛苦,千言萬語,都說不儘,自有人對你說,奴要去也。”漢王見留不住昭君,放聲大哭,昭君叫聲:“漢王休哭,既是你與奴前情未斷,奴另有妹子賽昭君,姻緣能夠續成,切要牢服膺取,奴是當真去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