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陛回朝奏情由
忽見嘍囉走來報導:“前日差去接田夫人的嘍囉已接到了。”施碧霞聞報,叮嚀:“大開營門,隨我下山驅逐。”遂一同下山,接了田夫人上山到忠義廳。見禮畢坐下,各訴前情。施碧霞叮嚀備酒,因見湯勝姑勇猛,遂與她結為姊妹。田夫人問道:“為何我相公尚未上山?”施碧霞答道:“去接夫人在前,去救大人在後,故至今尚未到山。並且路途又遠過夫人的。”正說未完,忽見嘍囉又報導:“去接李夫人的嘍囉也到了。”施碧霞遂走出廳來看,隻見張龍等四人跪下稟道:“小人們奉令走到揚州要接李夫人上山,不想李夫人見疑,說並無根據,人生麵疏,不肯隨小人來。”施碧霞聞言叫聲:“不好了,原是我未曾辦理,忙急無寫手劄寄去,倘若南京李仇人屈打成招,抑是他三人去劫得田、李二人來,豈不扳連他妻孥了?”張龍道:“女將軍快些修書,待小人再去。”施碧霞道:“且慢,等候南京探事的嘍囉到來再作事理。賞爾半月不消當差,爾去內裡吃酒飯。”張龍道:“伸謝女將軍。”遂退了出去。施碧霞心中甚是憂愁,將此事說與田夫人曉得。到次日,施碧霞升帳,隻見探事的嘍囉來報,將擄掠之事說了一遍。施碧霞略略放心。至次日,嘍囉又報導:“三位大王將次渡河了。”施碧霞那裡曉得黃河渡口乃是磨難之處,隻曉得叮嚀策應。
§§§第三十六回元宰未會先討敵
忽見一個白麪後生走上前道:“休得這般相打,差官押送李榮春家眷人等已過黃河去了,若再過一夜路程便趕不上了,爾們休為私嫌誤了大事。”二人聽了遂住了手一看,李元宰卻不認得,盧蜜斯卻認得是陶仇人,此時礙著李元宰在麵前不好動問,隻說:“因過渡無船,以是在此擔擱。”陶天豹道:“若要過渡,船隻何難?解差官是從水路進京,爾們須駕船而去,趕往前程,如此如此,這般這般,便能夠一同上山。現在快些隨我來。”盧蜜斯回聲:“來了。”那李元宰道:“且慢走,自古道在園多是客,一樣賞花人。我李元宰也為此事而來,該當同去。”也趕上前來。盧蜜斯道:“我不認得爾,甚麼李元宰,爾莫非花錦章差來的特工作麼?”李元宰道:“唗!胡說,我乃司獄官李國華之子,因受李大爺大恩未曾酬謝,今他家眷有難,以此我趕到蟠蛇山去報動靜,請眾豪傑來救他們,被爾說甚麼特工作。”盧蜜斯道:“既如此何不早說。”李元宰道:“現在不必說,大師救李、盧二夫人要緊。”來到河口一看,並無船隻,乃問道:“船在那裡?”陶天豹道:“爾看那遠遠搖來的可不是船麼?”盧蜜斯昂首一看,公然一隻船如飛普通來到岸口,卻無船公,隻是一隻空船。二人間道:“又無船舡,如何趕得他們著?”陶天豹道:“無妨,爾二人儘管上船,他天然會走。”二人依言上船,陶天豹喝聲:“走!”那船似飛普通去了。本身來到廟中,見有一幅丹青、一個小承擔,乃是盧蜜斯歇下之時放在地下,今後與李公子正在廝打,又有陶天豹叫他渡河而去,為此倉猝健忘帶去,故爾遺下在此。陶天豹將這幅小圖拿出廟外,在月下展開一看,道:“畫得都肖我的像。”又見上麵寫著“陶天豹”三字,暗想道:“此必是盧蜜斯畫的,她不過感我拯救之恩,畫此小圖以報我恩,隻是內裡卻有關情,不免待我帶去萬花山便了。隻是這個承擔內之銀要他何用?二匹馬乃是小事,隻得彆人造化罷了。”遂將馬匹並銀子丟下,隨即駕雲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