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道_第103章 大山旁邊的工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四人剛到門口,工廠賣力人忙不迭地快步走來歡迎。

郭興俄然問道:“在這裡開廠這麼大的決定,為何我不曉得?”

“這是目前全公司主動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工廠,能夠說,在我們新總部建好之前,它都是最有科技感的。”

郭興擺了擺手:“甚麼帶領,不消來這套。我們就是因為戴領激烈保舉這個工廠,還對我賣關子,不說細節,我們就獵奇,恰好有點空,便過來看看,彆轟動大師。”

因而,四人便跟著賣力人和彆的幾名工廠的骨乾往裡走去。

“冇錯,你們看著吧,鋰礦會越來越成為稀缺資本。”戴領對勁地說。

蘇悅撇了撇嘴:“我的故鄉不在山裡,在城裡。”

初生的陽光並不能穿透疊嶂的山巒,將暖和帶到這廣漠的翠綠之間。

“走吧走吧,我想看!”蘇悅忍不住了。

前兩年,當興能中和的產線方纔開端擴大時,作為產品和技術的賣力人,李柘一還常常親身去現場把關。但跟著公司停業持續擴大,工廠越來越多,他也顧不過來。

郭興忍不住地裹了裹身上的衝鋒衣。

顛末一係列的除塵措置,每小我都全部武裝,進入產線地區。

郭興一愣,本想改正戴領對本身的稱呼,因為他不喜好被稱作“老闆”,重視力卻被後半句話給吸引。

“一哥,我曉得你們丘寧是平原地帶,但也犯不著對山區有定見吧?”蘇悅抗議。

他有種提進步入將來科幻天下的感受,忍不住對著身邊的李柘一說:“一哥,我們往電池體係級廠商生長的門路,還是走對了。”

蘇悅催促道:“行吧行吧,我的戴總,從速帶領我們出來看看唄。”

最首要的是,他們已經構成了一套相對比較穩定的流程和打法,通過複製的體例便能夠實現比較好的品控,大多數環境下,交由COO戴領去賣力就已經夠了。

此消彼長,以是掛一漏萬也是冇體例的事情。

的確是主動化程度最高的電芯工廠!

電池就像一個儲存電能的容器,能儲存多少的容量,是靠正極和負極所覆載活性物質多少來決定的。

那是一種透辟入骨的熟諳感受。

固然已經去過公司彆的統統的電芯工廠,郭興還是被這裡震驚到了。

戴領答覆:“是蘇悅的父母官要求的......盧化市當局那次去燕華招商,剛好找到了我,供應很優惠的地盤和各種配套資本,你們不感覺這個處所的風水很好嗎?固然像是在山裡,卻並未完整被山包抄,而是留出一片豁口,陣勢平坦,能夠直通內裡的交通網,我們的車不也是如許過來的嗎?既有背景,又有活路。”

的確,過了30歲以後,郭興感覺本身的精力比擬20幾歲,的確有一點下滑。但停業卻在爆炸似的增加。

放眼望去,到處都是設備和機器手,偌大的廠房裡,就冇有多少人。

郭興點了點頭,他認同戴領的觀點。

李柘一停下腳步,盯著戴領,彷彿想看看他如何答覆。

郭興笑了笑,衝著兩人身邊阿誰僅通過髮量來判定而顯得更加成熟的男人問道:“以是,戴領,你當初為甚麼在這兒設廠?莫非是蘇悅要求的?”

“當然不是。給地給政策的處所當局多了......這山裡有寶貝。”

蘇悅撲哧一笑:“越說越玄乎了,我這個本地人都不曉得。”

電芯是電池體係的最小單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