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婚姻危機_91.出版小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兩週以後,傅林又來到了環境出版社的文學編輯部。見傅林進到了屋裡,那位姓歐的編輯一邊打著電話,一邊朝傅林看了一眼,問,“你找誰?”傅林說,“你不是要讓我明天過來?”編輯指著中間的一個椅子,表示讓傅林坐,然後便持續冇完冇了地用電話跟彆人談天。約莫過了有二十來分鐘,歐編輯打完了電話,問傅林,“你有啥事?”傅林說,“你兩週前讓我明天過來,要談書稿的事。”年青的編輯明顯記不住兩週前的事了,就問,“甚麼書稿?書叫甚麼名字?”傅林說,“書名叫《故裡》,是部長篇小說。”

傅林一聽又要七八千元,內心就悚悚顫栗。或許歐編輯不會把這七八千元放在眼裡,可傅林不能不暗自衡量。因為他一年就是不吃不喝不花,也隻能掙上六千元,何況廠裡這景象說不上哪天就開張了。如果廠子真是垮了,到當時他們兩手空空的,就隻能出外乞討為生了。傅林想了想,就對歐編輯說,“這事我一人做不了主,得回家跟愛人籌議一下。”然後就把書稿帶了歸去。

編輯在他那堆儘是書稿的桌子上開端翻找起來,但是找了兩三遍都冇找到,就問傅林,“你的書稿是啥時給我的?”傅林說,“兩個禮拜前。”說著,便一眼就瞅到了那包用檔案袋裝著的書稿,然後從那堆書稿裡一下抽了出來,放在了編輯的麵前。年青的編輯把書稿從檔案袋裡拿出來,隨便地翻看了一會,就說,“小說寫得還行,不過,得要公費出版。”傅林一聽要公費,就皺起了眉頭,問,“要多少錢?”編輯把書稿的頁數一看,估摸著說,“兩萬元能夠出上四千冊,並且還得要包銷。不過,印刷質量絕對冇題目。”

實在,對於出版,傅林既有熱望,也有顧慮,特彆是每次一進到書店或是書市,就會感受天下上的書的確是太多了,多得讓你都不想再去寫書和出版。他曉得現在出版隻馳名流能夠不消公費包銷,不但不消公費包銷,並且還非常搶手。傳聞賈平凹的作品,不管寫得咋樣,各個出版社都突破頭在爭搶。而普告訴名作者寫的東西就是非常不錯,如果冇有獲得過甚麼文學大獎或是停止熱點炒作,就很難為世人所諦視,很難流行脫銷。如許的書出版社當然得要你本身公費包銷了。

一傳聞要公費,並且還要包銷,傅林的頭就大了。在大學期間,有位給他們教漢語的中年講師為了晉升副傳授,就編寫了一本大學漢語課本。花了很多錢不說,出版的書還得本身包銷。那些包銷的幾千冊書把他家的書廚、床下和本不太大的兩居室的空位上堆得滿滿鐺鐺。為了把那些閃動著本身思惟光輝的書篋賣出去,那教員不但硬性讓他所教的門生每人要買兩本,還動員門生們幫著他售書。平時,隻要見到熟人就向人家停止傾銷,弄得彆人都不敢跟他打照麵。

在於小蘭的鼓勵下,傅林真地把那部長篇小說《故裡》重新當真地做了一番點竄,然後送到了環球出版社的文學編輯部。編輯部不算大,倒是桌子上和櫃子上到處都堆放著書稿,並且四張辦公桌就空了三張,全部屋裡就隻坐著一人。這位編輯姓歐,非常地年青,最多不過二十七八歲的模樣,戴著一副深度的眼鏡,正俯在桌子上看稿。見傅林來了,就問傅林有啥事。傅林說,“我寫了一部長篇小說,想讓你們編輯給看看。”說著,便把裝著書稿的檔案袋遞給了編輯。編輯接過書稿,都冇把書稿從袋裡拿出來看一看,也冇說讓傅林坐下,跟他說上幾句話,就把書稿往桌上一丟,就說讓傅林兩週後再過來。這讓傅林對那位編輯的印象一點都不好,彷彿當編輯的就該是作者們的大爺似的,要拿出一些當大爺的架式和氣度,但讓傅林最不對勁的是他竟然連他的書稿看都冇看一眼,讓傅林感覺本身含辛茹苦,嘔心瀝血寫出的作品在這些編輯的眼裡就像是一堆不幸的廢紙。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