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放平局腳,在被子裡翻了個身,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銀花,很快眼皮就掉了下去。
原主縱有萬般不好,唯對孩子是真真的心疼,凡是手裡有幾個銅板兒,必然會先給娃娃打打牙祭。
“娘――”
“感謝、掌櫃的。”銀花頓了一下,低聲說道,把小承擔裡的東西都遞了疇昔。
貨郎們除了趕集市,常日裡多還是走鄉串戶,何老三家的事多少也是傳聞過的,心知這怕是小媳婦子最後兩件東西了,接過來細心看了看,並不是甚麼好東西,但也還值幾個。
大寶一手揉著眼睛,一手提著鬆鬆垮垮的睡褲。
銀花暗歎,實在不是會過日子的人!
此次小集恰好開在大田村,除了去縣城,四周大大小小十幾個離縣城遠的村莊兩月一次大集,半月一次小集,小集在幾個大村莊裡輪番開,大集因人多熱烈,牢固在幾個大村莊中間一塊空曠地頭開。
……
銀花與公公和大伯子打了個號召,牽著大寶出了院子門。
銀花把廚房完整清算了一邊,在米缸裡就掃了幾把粗脫殼的燕麥,這類麥子上有一根硬硬的梗,非論煮的多爛都刮喉嚨。
小集上也有賣吃食的,除了貨郎們會帶飴糖或幾樣耐放的點心過來,有那技術好的人家會籌辦籌辦,趁著集市賺幾個補助家用。
大寶乖乖的叫了人。
那地還是叫何老爹、何老太壓著與兩個大伯子種著,田單收在兩成本技藝裡,纔沒有叫何老三賣了去吃酒。
冇有菜地,廚房裡連個醃菜罈子都冇有,忙了一早上,煮鍋稀飯連丁點兒下飯菜也冇有。
大寶還迷瞪著,好一會兒才低頭瞧見多了一團印跡的褲子,嘴一癟,淚花就出來了。
燕麥對地盤要求不高,村莊裡開了荒地或劣等的旱田都種一季,隻要不旱,好歹能收一些,就是在細糧裡也算是便宜貨。
年青的小媳婦大女人嘰嘰喳喳的挑著便宜的頭花或手絹子,貨郎們巧舌如簧的哄到手裡不足錢的大女人大多掏錢把帶在頭上的花買了下來,偶爾豐年青男人都過來給自家小媳婦兒挑一兩件小東西便會引得旁人一陣帶著戀慕的調笑……
“唉,乖寶彆動,娘就來!”
大寶嘴裡有了甜味,臨時忘了大*肉的餅,即便銀花呆站了好一會兒也冇喧華。
“叫張伯伯!”
“饒上一斤鹽!”
“嘖嘖,何小嫂子,我這是端莊精鹽,得八文錢一斤哩!”
凡是來講,當代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鬥,十鬥為一斛(hú)。南宋末改五鬥為一斛,二斛為一石。故一石為十鬥。今一升=1000毫升,以大米計算約有2斤。
張貨郎朗聲應了,有誇大寶乖,風雅的從糖匣子裡拿了一塊指甲蓋大小的棕色硬飴糖遞給大寶。
銀花揭開鍋蓋,在木盆裡洗了把手,快步出了廚房。
這幾年風調雨順,銀花在的這個大田村,就是孩子最多的一戶人家一年到頭起碼是能吃上飯了。
“張掌櫃……”銀花用力閉了閉眼,深吸一口氣,把鐲子褪了下來,“您看看,這個值多少錢?”
肉餅是用炭火烤出來的,近似於當代的鍋盔,內裡抹了一層調好的肉餡,雖餡子極少,但勝在摻了白麪,攤主又捨得,餅攤的豐富,小娃娃的話一個是管夠了。
日頭垂垂高升,地上白茫茫的露水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