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者_第十六章 前因後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說到此,回身下拜,口稱:“弟子奉21代梅園主事令,恭請家主親蒞南洋主持家事。”

並傳出謊言,上天垂念其為真龍天子,故贈“淌米洞”日淌米糧一缽,“滴油石”夜滴食油一盞。後被官方傳為“誠懇膜拜米洞、油石可求得來年衣食豐足。”更修複院中古井,為建文帝和跟隨朝臣取飲。也便於眾臣以跪地取水為由,對已削髮的先帝行晨昏膜拜之禮,稱為“跪井”。並將建文帝最後的繳賊昭用神龍文以神功謄寫在萬丈丹崖之上明示世人。

第十六章後果後事

“俞氏滿門世代忠良,剛正不阿。為忠君護國,不吝將鮮明家屬隱於流雲。數百年信守辛密,免除人間內戰致無數爭鬥殛斃,以百年景其忠義。如仰仗當時俞氏家屬與我守望部族的明暗權勢,廣博財力,外洋支撐,再加上能夠狹天子以令不臣,足能夠三分天下,獨占一隅。假以光陰,再光複古朝,乃至自主為王亦未不成。我等外洋先人常常聽前輩所言俞氏家屬豐功偉業,對此多有微詞。誤覺得俞氏家屬過於脆弱愚忠。現在方知啞忍之下竟為的是不忍天下百姓再曆戰亂。寧肯融刀劍鑄為犁鋤,見龍卸甲化解皇室內鬨,以免同室操戈。此等高風亮節大忠大義大愛之胸徑可歌可泣,可敬可佩!”

李芝琪也不便細看,深思著走到窗前,冷靜看著夜色垂垂淡去的天空。俞紫毓手捧紫檀木盒進入房內,很久方出。走到房門口推開門,山區淩晨的微微山風帶著淡淡的輕霧湧入室內。復甦的氛圍令徹夜未眠的兩人精力一振。並無說話交換,兩人不約而同踱入天井中,並肩而立。

俞紫毓見狀當即上前雙手扶住道:“李先生不必如此。請聽我說。舊事已矣,光陰無情,大明江山社稷今又安在?更何況我等更欲何為?得知故交都有安設,更有進取,已經能夠告慰前輩。也不枉俞氏先祖化劍為鋤的初誌。俞氏一門,以醫立世,醫者仁術,旨在救人,並不圖報。你們在外洋,曆儘艱苦,略有所成,也是數代人艱苦創業的所得,與我何乾?再說我已用心醫道,風俗平常的布衣餬口。要讓我俄然到南洋,彆說主持維繫上萬人生存的億萬產業運轉絕非我才氣所及,就是餬口風俗也是適應不過來。再說,我這平生對俞氏家屬和梅園李家全無乾係,更無半點建立,點滴功績。就算是諸長老勉為其難大力互助,也實在難以服眾。”

李芝琪聽罷渾身一震,如同醍醐灌頂。從速收攝心神,屏息往下讀去。

李芝琪從速說道:“家主有事固然叮嚀,隻要不是推讓南行,芝琪就是赴湯蹈火也萬死不辭。”

“好一個‘自但是然’”李芝琪不由再次擊節讚歎,“李或人徹夜蒙先主見教,其所得勝讀十年詩書。”

這今後卻都是記錄建文帝重修白雲寺,地點的縣被定名為“長順縣”,地點村被定名為“思京村”。白雲寺大雄寶殿題匾為“潛龍閣”。並在“潛龍閣”地下開鑿藏身洞,洞底有設一塊石碑上刻“秀峰肇建文跡塵知空般若門”的銘文,以記表擔當開山祖師秀峰大師建文帝跡塵該寺。潛龍閣旁有一天然石洞,建文帝修行麵壁於此。

李芝琪讀到此,不由感喟再三。很久方纔如夢迴初醒,歎道:

俞氏家屬為了袒護建文帝和隨臣所照顧,供應隨行職員平常用度的財寶。以保建文帝耐久在此居留潛修。經細心察看周邊環境,可巧發明四周山崖洞內有一大如核桃的小洞,洞內萬年天然石紋如同米粒,故此偽稱“淌米洞”。殿後有一形如牛舌的岩石,天生油亮光滑,故此偽稱“滴油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