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少有才名,待到十一月歸京,沈複便會被天子授六品奉議郎,還不等朝野為此非議,他便獻《請充國子監疏》,奏請重開科舉,擴大國粹。
“小娘子本年十五,”內侍回道:“已經定了安國公家的嫡次子。”
現下已是暮秋,最多不過一月,他們就要回京了。
鐘意撲通一聲跪下, 哭求道:“祖母,你救救阿爹吧……”
阿爹要救,青明山下的百姓,也要救。
鐘老夫人不信,鐘意如何肯起,想起宿世祖母臨終時所說的話,她膝行上前,哭道:“菩薩說,阿爹四歲落入枯井時便該命儘,隻是鐘氏祖上積善,方纔送他還陽,現下這一劫可否度過,卻全要看您如何了,祖母!”
但是,還不等越國公的動靜自涇陽傳來,她的婚事,便被提上了日程。
這類內帷之事,安國公是不會管的,作為男人,他也很難體味到通房妾室這些存在有多刺心,李氏卻同鐘意透了氣兒,決不叫兒子房裡有人,叫她寬解。
五姓七望相互通婚,這是早有的舊例。
雲銷雨霽,第二日是個好天。
越國公與安國公都曾跟從天子交戰疆場,乾係親厚,兩家主母也是親如姐妹,安國公府的郎君是蜚聲長安的才子,越國公府的女郎有京都明珠的佳譽,即便叫最抉剔的人來看,這樁婚事也冇甚麼弊端。
她身側的嬤嬤微露遊移,低聲道:“是否過分刺眼了?老夫人致信給國公,令人快馬送去,叫國公改了路程,也不會遲……”
……
西北諸藩聽聞此事,無不膽戰心驚,往長安朝覲天子,尊以“天可汗”稱呼。
往越國公處致信的內侍早已快馬解纜,鐘老夫民氣中巨石落下,也有閒心談笑:“陛下不怕這是假的嗎?”
“秋冬交代,細心時氣,”李氏溫聲叮嚀道:“可不要粗心。”
與長安相隔千裡的蜀州,沈複背起行囊,向師長告彆,踏上返家之路。
天子也笑了:“事關黎庶,即便是假的,朕也認了。”
宿世阿爹過世,她要守孝三年,祖母悲傷臥病,冇多久也去了,又要守孝一年,等他們結婚,沈複都二十五歲了。
清河崔氏與隴西李氏、範陽盧氏世代通婚,趙郡李氏則與博陵崔氏世代通婚,範陽盧氏與滎陽鄭氏世代通婚,這是自北魏起,世家內部不成文的端方。
父親死了!
重活一世,她再不要過那樣的人生了。
君明臣賢,亂世雍容,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大唐王朝開啟了有史以來最為殘暴的亂世華章。
“涇陽連日大雨,到十月二十一日,青明山產生山崩,”鐘意語氣顫抖:“父親從那邊路過,厥後……”
不,那不是夢!
鐘意向鐘老夫人一笑,她當然是信賴祖母的。
她深知,隻要叫祖母信賴本身夢境為真,隻要祖母肯脫手,統統困難都將迎刃而解。
其他人隻知此事是鐘意自夢中得知,驚奇過後,聽聞已經告訴越國公,便不再在乎,隻要鐘意留在府中,一顆心還揪著。
這樁婚約朝野皆知,安國公府天然做不出毀約另娶之事,但還是例,給兒子安排幾小我服侍,卻也是道理當中。
沈複對不住她,但李氏卻把她當親生女兒對待。
鐘老夫人本來還提心吊膽, 聽完卻笑了:“夢境之事,如何能當真?好孩子,快彆本身恐嚇本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