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郎周郎(三國)_第九十一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就當是謝他特地前來祭奠孫策。孫劉兩家合力,就算不能勝曹操,隻要將他拖住,袁紹在背後,曹操焉能不急?而曹操一急,她天然就又有機遇再談一筆買賣。

起碼官職一大把,能夠隨便封。

周瑜兵臨西陵城下,便立即開端了日夜不息的攻城戰,勢需求趕在劉表的救兵到來之前,攻破西陵。

至於張仲景是否肯做這說客,李睦倒是一點也不擔憂。

柳枝儘綠,風中帶暖之時,西陵城破,黃祖自北門逃出,正中周瑜伏兵,死於亂箭之下,其子黃射則在眾將搏命護從之下自北門逃往襄陽而去。

而另一麵,來自襄陽的急報一封接一封擺到了李睦案前。

李睦眼睛一亮,手裡拆下來的半截木雕望樓往軍案上一扣。

甘寧戰到此時,他再出去,豈不是有截功之嫌?

通報軍報的翰劄在指尖翻轉了個花腔,李睦微微皺眉,真真正正感慨了一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高超之處。

微微一笑,她俄然發覺給人挖坑實在是一件很成心機的事情――難怪周瑜樂此不疲。

薊春一共就五千餘兵馬,此番陳柯一下子就帶出來了三千,戍守的人天然就不敷了。一旦周瑜拿下薊春,這數十台投石機就會立即沿水路運送疇昔,助他一起進伐,兵指城高牆厚的江夏治縣西陵。

“機這位族兄,懷慈而性強,剛不畏孤,故素與劉表反麵,必不會奉劉表之令,棄長沙而出兵江夏。”

標兵轉述了周瑜的意義,李睦想了想,隨即點了點頭。

這一年的夏季彷彿極其冗長,周瑜先破薊春,再回兵以疑兵之計,與甘寧前後夾攻,剿襲鄂縣,陽新守將陳高率軍來降。待水邊柳枝抽出第一道嫩芽時,甘寧沿江逆流而上,攻取沙羨,與周瑜成犄角之勢。至此,江夏一郡,已得半數,兵鋒直指治所西陵。

李睦微微一笑。這軍中的派係她還一知半解,但既然應了周瑜要做孫權,就算是當個職業,也總要敬業一點。就程普能當著孫策的靈位二話不說對周瑜破口就罵的態度來看,這兩人常日裡就不成能有多好的乾係。再往深了想,一個是軍中的老將代表,一個則是少年景名,新老瓜代,分歧也是普通的。

張羨是張仲景的族兄,且不知如果張仲景去勸降,可否能將這一支江夏的救兵,便做黃祖的催命兵?

守城的將官怒喝著連殺數人,才止住潮湧普通逃下城牆的兵士,但是卻又有兵士被從天而降的飛石嚇破了膽,因今後無路,竟翻身從城牆上跳下。

隻是,張羨官至長沙太守,而就算孫策,也隻比他多了個烏程侯的侯爵,若要勸降,封不出更高的官階,也一定能許出更多的金銀,就連張仲景,名義上也隻是為孫權診病而來,底子不是吳屬之職,完整冇有任務為她勸其族兄棄高官厚祿而背叛相向。

當著劉備的麵,她對周瑜保護太過,也恰好用此機會實施不動聲色地開端為此後與周瑜“分歧”埋下伏筆。

他雖對孫策重用周瑜,呂蒙如許的年青將領領軍有所不滿,連帶著也對甘寧這個半路相投,又明顯與周瑜極其投機的錦帆賊冇甚好感,但這類半途篡奪功績的事,他卻還是做不出來。

“若無老將軍脫手,甘將軍又當如何渡江北上,在我們有投石機這個動靜傳至黃祖耳中之前,將投石機送至公瑾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