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連玉映_第八章 冤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意映點點頭,卻見敏元又搖了點頭,道:“我也不清楚。這件事是牽一策動滿身的大事,當時觸及的武將數量之多令人咋舌,現在皇上也不大看重武將,昭雪的多是些另有些用處的文臣。再者,如果連老太爺的先人措置不當,冇準兒會引來另一場災害。”

歸去的路上,她腦筋裡一向幾次想著母親的話。

意映笑著點頭,母親不提她也不會去於氏那邊找不痛快。俄然想起一事。她那日被連靖謙援救後,奉告了他長信侯府的一個奧妙,也不知現在他的事情有冇有停頓了。

敏元見她入迷,笑道:“想甚麼呢?”

這場連累麵極廣,粉碎力極大的政變幾近將有本事的武將文官全數斷根,先皇也是以完整落空了民氣,各地都開端呈現兵變的山匪和百姓,官兵彈壓無能,眼看著這南明江山就要禮崩樂壞,完整崩塌,這時,長年鎮守邊陲的安王李越卻俄然在未得詔令的環境下回京勤王。

她本日問起這件事,也是想借母親的反應,看看當今的態度,固然宿世連靖謙確切如願為祖父翻結案子,可因為她的重生,已經呈現了很多變數,她冇法必定,在這件事上不會呈現甚麼不測。幫人幫到底,她既然已經捲入了這件事,就冇想過毫無用處的脫身出去。

意映心一沉,這就是帝王之道嗎?萬事皆不成全信。

更加蹊蹺的是,官兵前去封住定安公府時,竟然已是人去樓空,府裡的主子全都不見了蹤跡。厥後定安公世子佳耦在流亡的路上被抓住,還冇來得及押送回京,便得了瘟疫病死在回京的路上。至於定安公夫人和定安公世子,以及定安公二兒子那一房人則都逃之夭夭,再也冇有人見過他們。

是因為顧忌武將嗎?可這也太極度了,現在朝中幾近冇有可用的武將,如果為那些人昭雪,不也能獲得一批強大的權勢嗎?

當時的天子,也就是先皇,以丹書鐵券證,賜了他世襲的國公爵位,定安公府一時成為超然的存在。但是,定安公過了三十六歲便退隱了,不再過問朝事,常日裡不恃寵生嬌,更不居功自偉,先皇由此對他更加看重。

莫非是因為想為先皇儲存幾分顏麵?她搖了點頭,如何會?她可冇看出當今對先皇有半分的父子交誼,逼宮即位,即位以來不竭在顛覆先皇的軌製,對先皇寵嬖的於貴妃的家人趕儘撲滅,哪一樁是在給先皇留顏麵?

冇有任何跡象和征象,在一場在長信侯府停止的宴會以後,先皇俄然找出了一大串定安公試圖謀逆的證據,將他下了大獄,冇過量久便判了他斬立決,將這一代梟雄斬於鍘刀之下。

事情到這裡卻還冇完。於貴妃藉著此次政變,大肆解除異己,將昔日拜在定安公門下的諸多武將和夙來喜好彈劾她的禦史文官之流皆扣上了定安公朋友的罪名,與定安公靠近的人家多被誅了九族,實在扯不上關聯的也被停了職,貶為了百姓。

老定安公連老太爺,就是連靖謙的祖父。他年青的時候披靡疆場,所到之處,無不以敵方全敗投降告終,是真正的戰神,是以他活著的時候,周邊小國皆不敢用任何由頭對南明有半分不敬。

這些年來,當今也陸連續續顛覆了很多景寧政變中無辜的受害者的案子,可誰都明白,那些得以沉冤得雪的人家,多數隻是些不入流的官員,真正牽動著朝局的,便是以老定安公為首的一派被冠上謀逆罪名的諸多武將的明淨。但是當今卻彷彿冇有一點要查的意義,一向擱置著,也就冇人再敢提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