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卻冇有他這麼悲觀,對於傳國玉璽的順從憂心忡忡:“二弟到底做了甚麼手腳,讓和氏璧隻能為他和父皇所用?”
如果賀若弼那貨,必定說當時我給你使眼色,你如何不聽勸,但高熲會做人,淺笑道:“國之儲君,不成輕動,隻要殿下守身持正,毋須煩憂晉王!”
然後,獎懲太子的聖旨,就到了東宮。
楊勇是大哥還好,晉王就被稱為小二了,楊俊聽了想打人,因為他是小三……
“恭喜陛下天下歸一,天命正統!”
獨孤伽羅最討厭的就是男人三心二意,多次將楊勇喚來怒斥,但看不對眼就是看不對眼,楊勇實在對太子妃冇興趣,開初驚駭,厥後就變得陽奉陰違。
可惜汗青上,他這一母同胞的五子了局都極慘,無一善終,連孫子後代都被殺了個光。
獨孤伽羅政治聰明極高,在楊堅龍潛時,就提出了很多關頭定見,待得楊堅即位,上朝時帝後並輦(niǎn),共稱二聖,是獨孤伽羅主動讓禮,避居後宮。
楊勇就是傳承楊家的江山,名正言順,玉璽拿著,哪怕被異力架空,今後讓貼身內侍持之蓋璽,又有何妨?
獨孤伽羅見了美目一轉,再問道。
“兒臣領旨!”
與此同時,晉王府中,親隨入內稟告。
但為甚麼玉璽在晉王和楊堅手中就循分,在其彆人手裡就折騰呢?
若不是晉王殺了張麗華和一眾陰癸妖女,令她實在歡暢,都不會有此一說。
楊堅常常高傲,五子同母真兄弟,無廢立之憂,稱呼也極其隨便,偶然候叫小字,偶然候就遵循排序來。
這是風俗了。
楊堅和她風風雨雨三十年伉儷,怎會不知心機,相視一笑,走入後殿,朝夕相伴,情深意長。
難不成真有天命所歸?
“好!”
楊勇倒是雙目一瞪,大為不滿。
楊堅連連點頭:“必然!必然!”
高熲微微而笑,眼中閃過寒意:“臣正等候晉王殿下動一動!”
閉門思過即代表者闊彆政權,現在晉王又挾大勝之勢回到京師,他又豈能不驚不懼?
實際上獎懲的遠不止此,但這點無疑最關頭。
兩人所處位置分歧,思路天然不一樣。
楊勇欲言又止,終究還是道:“這三個月我冇法觸及朝堂,如果二弟要順勢掌控朝臣,該如何是好?”
按理來講,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子和晉王都是獨孤伽羅生的,她為甚麼不喜太子呢?
楊堅麵色一沉:“是的!那孩子還是率性打動,不知進退!”
“這……”
言下之意,就是讓他不逾製,不褻職,平常處之,以穩定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