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如萬乘(shèng)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譯文〗
行或隨,或歔(xū)或吹,或強或羸(léi),或挫或隳(huī)。是以賢人去甚,去奢,去泰。〖譯文〗
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賢人用之則為官長(zhǎng)。故大製不割。〖譯文〗
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天然。〖譯文〗
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wàng),王(wàng)乃天,天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hào)還。師之所處,波折生焉。雄師以後,必有凶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hùn)成,先六合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覺得天下母。吾不知
年。善有果罷了,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
年。善有果罷了,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謂不道,不道早已。〖譯文〗
【第二十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成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
【第二十三章】希言天然。故飄風不終朝(zhāo),驟雨不整天。孰為此者?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況
【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反麵,有孝慈;國度昏亂,有忠臣。〖譯文〗
乃道,道乃久,冇(mò)身不殆。〖譯文〗
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譯文〗
【第二十章】絕學無憂。唯之與阿(ē),相去多少?善之與惡,相去如何?人之所畏,不成不畏。荒兮其
【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dǔ),萬物並作,吾以觀複。夫物芸芸,各複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複
未央哉!世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傫傫(lěi)兮若無所歸。眾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奧妙玄通,深不成識。夫唯不成識,故強(qiǎng)為之容。豫焉若冬涉川,猶
【第十四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成致詰(jié),故混(
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無止。世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sì)母。〖譯文〗
【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複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
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譯文〗
狀哉?以此。〖譯文〗
【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可,自見(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
【第二十七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xiá zhé),善數(shǔ)不消籌策,善閉無關楗(jiàn)而不成
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譯文〗
於人乎?故處置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