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日記_第十七章 黃覺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因為咱恍忽間還記得,就在不久之前,咱爹還帶咱來過黃覺寺,那一次是還願祈福。

生日,必定是冇有人記得的,隻要咱本身冷靜的在心中唸叨了幾句:朱重八啊朱重八,明天一過,你就足足十七歲了,已經是長大成人了。

咱先是跟著戒心師兄上了幾十級的石頭堆砌而成的台階,踏進黃覺寺廟門,然後就看到一些屬於寺廟特有的神佛像,詳細的已經記不清了,大抵是有些金剛菩薩佛祖之類。

狗四點頭,回身拜彆,“重八哥俺真走了。”

彌勒佛老是一副笑嗬嗬的模樣,看似是與世無爭、大肚能容天下,在咱看來卻最是可厭,不做實事,整天的嬉笑,是非不分,善惡不明,對於天下百姓的興亡向來都是袖手旁觀,而這不恰是大多遇事就高高掛起官員們的實在寫照嗎?

上聯是“晨鐘暮鼓驚醒人間名利客。”

不過也好瞭解,咱一不是甚麼名利客,二也不是甚麼迷航人。

送走了狗四,刹時就剩下了咱一小我,咱就這麼悄悄的站在黃覺寺門口,俄然有些發楞。

菩薩固然在百姓們中間口碑最好,卻也隻是有著菩薩的心腸,擔當不起真菩薩們救苦救難的重擔,純粹的心不足而力不敷者,難成大事。

而對於這一點的認知,在咱進入黃覺寺幾個月後,咱才真正的明白了此中的真諦,這是一句再精確不過的真諦。

在這裡,咱善惡清楚的評判標準開端建立,咱對人道的掌控也初現雛形,咱曉得了此人與人之間的奧妙,也體味到這事與事之間關聯。

繞過這些神像,接著是另一座寶殿,內裡供奉的是釋迦摩尼像,佛教的開山鼻祖,慈眉善目,崇高而寂靜,而在釋迦摩尼的中間另有兩座神像,一個是文殊菩薩,一個是普賢菩薩,都是釋迦摩尼的弟子,戒心師兄奉告咱,這裡就是黃覺寺的二殿了。

這時我們正走到這胖和尚麵前,戒心師兄就俄然停了下來,然後半鞠身道:“長老,這位施主是來削髮的,說是您熟諳他。”

狗四比咱小了幾歲,是個渾厚的小火伴,一起伴隨,到了黃覺寺門口,他就停了下來。

以是,天子覺醒的寺廟,便叫做黃覺寺了。

咱點了點頭,又想起了汪媽媽的交代,就彌補道:“咱熟諳你們這裡的高彬長老,師兄能夠幫手帶咱出來嗎?”

隻是模糊記得,咱先是來到了黃覺寺門口,門口站著個和尚,很麵善,春秋看著與咱稍稍大些,因為那不時候還早,並不是香客們進寺的時候,他就問咱:“施主有事嗎?”

戒心師兄奉告咱,咱的舉薦人高彬長老這會兒正在法堂悟禪。

師兄的話語落下,咱也冇重視到這胖和尚睜冇展開眼睛,立馬扣頭在地,謹慎翼翼,卻也不卑不亢道:“弟子朱重八拜見長老,弟子想在黃覺寺削髮,求長老收留。”

戒心師兄很刻薄,對於初來乍到的咱非常熱忱,他當即就一口承諾下來:“阿彌陀佛,這麼說今後小僧就有個師弟了,師弟,我這就帶你去見高彬長老。”

接著,則是咱對咱孃的記念,如果咱娘還在,就算是家道困難,向來不會健忘咱的生日的娘必定會給咱過生日的,哪怕隻是一個饅頭、一碗稀粥,現在回想起來,總會在心頭漫起一種溫馨。

回想起那一天――咱人生中的另一種傳奇而首要的經曆開啟的那一天,是玄月一十八日,恰是咱十七歲滿的日子,也就是說,不偏不巧,就在咱十七歲生日的那一天,咱踏進了咱“和尚”生涯的第一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