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日記_第十五章 天葬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咱當時就迷惑兒了,這個天下如何會是如許的不公道:咱的爹孃在地盤上辛辛苦苦的耕耘了一輩子,飽飯尚且吃不上不說,就是身後,竟然連入土為安都做不到。

就在咱和二哥捧首痛哭的時候,住在咱中間的鄰居,一個四十來歲的婦人,常日裡和咱孃的乾係極好,咱常叫她汪媽媽的,循聲而來。

與咱一同退回的另有湯和、劉朋他們,咱是最後一個分開的,大師在驚駭中一齊退至遠處的大鬆樹下,躲著雨,看著咱爹孃的墳塋被滂湃的大雨猖獗的沖刷。

西南山崗上的黑鬆坡地盤,是一塊很不錯的地盤,土力肥饒,而最中間的那一處土,陣勢偏高,上麵還長著些枯鬆,人站在上麵直接便能夠瞭望大片的地盤農田。

“天神顯靈?”

很快,咱就到了處所,咱把爹孃謹慎翼翼的放下,湯和他們則是抬著咱大哥和侄兒吊在大前麵,因為長幼有序,咱得先送爹孃,後送大哥侄兒。

屬於咱爹孃的哭,屬於咱朱重八如許的貧農孩子的痛,咱嘗過,但是卻不肯因有更多的人去體味。

反而觀之,地主們向來就未曾在地裡勞作過,卻衣食無憂,還總要時不時地剝削壓榨那些本來就已經是食不充饑的貧苦百姓們。

“哈哈,我可不是甚麼老爺,不過是個平頭百姓罷了。說甚麼酬謝不酬謝,讓二老快些入土為安吧!”

但是咱深曉得,這又決計不能精確無誤的解釋這人間有人勞苦平生卻還要遭捱餓死的危急,有的人卻一世繁華,畢生不需勞作的啟事。

咱聽了汪媽媽的建議,很快就找到了劉朋,當年一起放過牛,好歹他還記得我們一起遊戲玩耍的日子,咱一說出來意,劉朋就毫不躊躇的承諾了下來。

又過了幾日,到了汪媽媽幫咱遴選的送殯穀旦,咱立馬把籌劃好的物什籌辦好,就要送咱爹孃下葬。

汪媽媽笑了起來,“這就好辦了,你去找劉朋,讓劉朋去求他的父親劉繼祖。”

厥後啊,咱做了天子,專門派人看望過劉繼祖,可惜劉繼祖已經去世,因而也隻能追封他為義惠侯,讓他的兒孫享用世代繁華。

劉繼祖固然是劉德的兄弟,家中更是不甚繁華,不過是一淺顯人家,家資一樣是薄弱的不幸,但就是如許,劉繼祖冇有趨炎附勢的去求過他的哥哥劉德,更是在咱朱重八流浪的時候毫不躊躇的伸出了援助之手。

這山洪衝下的泥沙,竟然已經將咱爹孃的屍身埋了個嚴嚴實實。

而更出乎咱的料想的是,在劉朋回家去求他爹劉繼祖以後,他爹劉繼家傳聞了咱老朱家的難處,竟然一口就承諾下來,情願把他們家西南山崗上黑鬆坡邊的一塊兒地送給咱,作為咱爹孃的墳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