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_第三百二十六章 軍功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汪輝祖進入複漢軍後很快就體味到了軍功田這一政策,他感覺這是政策至心不錯。兵士隻要用心作戰,乃至用心執勤守夜、作訓、巡查,就能有軍功積分,每次受傷和建功也能有呼應的積分。這積分拿來能換酒肉玩女人,也能換銀子、田產,這能很大程度上安定軍心。可惜在江南這一政策冇能落到實處,蘇北江南諸多參軍的新兵們所得也隻是簡樸地銀錢,很有些空中樓閣畫餅的味道,讓軍中之人對積分越來越不看重。看那軍功積分的統計表,那些湖北河南出來的老兵老卒,頭開端的幾個月都很寶貝本身的軍功積分,但越今後的日子裡,花在女人肚皮上的軍功積分就越多了。

廣東確切從中南半島買入了很多糧食,但船隻從廣東運往北京,一年能走兩趟就是好的了。隻能占一小部分,大頭還要從江南出。

北都城的八旗後輩一年就要幾百萬擔漕糧,冇有了湖廣這個大糧倉,如果江南還是蒔植棉麻等經濟作物多過水稻,就是把江南榨乾也拉不出這麼多糧食啊。

“今後我複漢軍兵勢越強,這政策能力即越大。天下無立錐之地的百姓千萬,隻要有十一為殿下所差遣,以我複漢軍兵甲槍炮之鋒利,以殿下雄才,囊括天下,孰可抵擋!”

“殿下,這是遠征軍,除南京、安慶和九江三部外,統統兵士的傷亡、功勞列表。”

複漢軍占有了湖北,四川、江南的布棉都走不過來了,李小妹也不曉得會不會再出斷貨了,但直覺奉告她,棉花、布匹比糧食有賺頭,湖北甚麼時候缺過糧食啊。

那麥子大米能夠做糧行,大豆花生能夠榨油,棉花將來能織布,生絲能紡綢緞。

陳鳴拿筆悄悄一劃,很輕易很簡樸,但如何確實的將軍功田分給兵士們就是個大困難了。軍功田就是軍心,這軍心要落到實處,而不是隻虛無的畫餅。

現在的環境他是走也走不了,當時候他就會杜口不言。

陳鳴本來還擔憂遠征軍回到湖廣,步隊裡除了湖北河南的老兵外,那些新兵的士氣如何辦?成果看到了這一幕他放心了。地盤對這個期間的人的鼓勵,是無需言表的。這些新兵的軍功田倒都能夠安排在湖北。那麼老兵如何辦呢?把老兵們的的軍功田也分到湖北本土,當然是分的下,但他們又如何辦理呢?

將來複漢軍的轄區裡,糧食必定是夠用的,藥材,複漢軍很快就會掃蕩禹州,帶接著拿下漢中後,這藥材也就充足了。漢中但是堪比禹州的藥草寶庫。再說了,漢中還盛產硝石,且拿下漢中也關乎著陳鳴的計謀大計――他要斬斷中國!

湖北這個處所本就是種水稻為主,輔之小麵積小麥和棉花,清朝這時湖廣能作為天下糧倉,如此播種就是必定的。以是跟江南的環境正相反,湖北這裡是糧田多過棉田和桑田,江南則恰好相反。

“鳴哥兒,這個主張倒是真真好。我給你說啊,做布匹比糧食還贏利。魯山這兒,糧食就冇見過如何漲價,就是這布匹,好幾次都斷貨了。”

ps:明天冇第三章了,下午有事,不到入夜回不來。(未完待續。)

“且如此置莊,所成影響力更大。每縣隻需三五個,加上當局宣講,便可日夜相傳於百姓耳間。”

可如果不過挪,汝州和南陽府哪有那麼多的田畝分給他們啊,並且不過挪,複漢軍如何能讓湖廣的百姓曉得從戎的好處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