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宰江山_第三百零六章 拉攏民心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至於知府以下的佐官,另有縣一級的正副官員,陳鳴就冇心機去梳理了。直接交給本來東南行署和柳德昭去做。

“江陰黃山炮台的守軍主力不是已經撤了嗎?”

複漢軍還特地推出了技師資格證,在黌舍裡任教的那些匠師,每一個都起碼是中級技師以上的資格,而淺顯的官方匠人則連初級技師考覈都不見得能通過。這東西最早在後勤軍隊實施,然後是九江的造船廠,現在就正式的推行開了。

開春的安慶,江風吹刮過來也一樣冷得很,可工地上做工的百姓們卻心頭卻熱得發脹。乾了這麼長時候的活,他們如果還不曉得這片處所是籌辦做甚麼用的,就太扯了。

自從謝瑚在星子縣南康府大牢裡被救以後,傷愈的他對滿清是心灰意冷,在家人都被複漢軍接來後就很天然的為複漢軍效起力來,陳長生在曉得陳鳴有改九江的軍管會為正式當局的企圖後,曾專門寫了個摺子報保舉謝瑚,但現在坐在江西總兵位置上的人已經不是他陳長生了,讓謝瑚這個與陳長生乾係密切的人在九江做知府,就有些不得當了。隻不過這個謝瑚也確是很不錯,那如何辦呢?就調到安慶來,讓他做安慶知府。

技校最內裡幾間屋子就設立的有一個展覽館,不但有現成的成品放在那邊展覽,還輪圈的有徒弟在那兒現場演出。這項辦法能很大程度上讓安慶百姓感到放心。當然疇昔練手的徒弟今後也少不了要對付外來者的應戰,把檯麵撐起來。

短短兩個小時,陳鳴看了二十多道奏報,在一大半摺子上寫了‘曉得了’仨字,他現在這仨字是越寫越有範兒,都已經能夠寫連筆了。

苗福偉的這個快報當然是求援兵的。

隻不過校方一樣也有聲明,如果在校門生不儘力勤奮,而是挑事拆台,校方有權力辭退。

陳鳴對著麵前的鄭宏宇和柳德昭說道。安慶知府他定了謝瑚,九江知府他任命了原揚州知府鄭聞。後者是紹興人,為承平府知府【蕪湖】的師爺,複漢軍下江南途中攻取蕪湖的時候,鄭聞冇能逃掉,就乖乖的投降為複漢軍效力。

這每天亮不久,上工的百姓挑著擔子,提著包裹,或是推著小車,一如平常的來到工地上工,此中一批人又聚到虎帳外籌辦售貨,卻被多量憲兵給攔住了。安慶的百姓都認得憲兵,這些人穿戴一身黑,袖口上繡著三道紅杠,穿著打扮與淺顯的複漢軍完整不一樣,整天都是板著一張臉,冰冷眼神射過來讓人常常不寒而栗。

第一批就招收五百人,他們的後輩如果情願來黌舍的,那都能夠來報名,還優先登科。因為這些人來工地吃糧都是顛末聯名做保的,這才氣來上工。如許的人家勢明淨,值得信賴。

這小我貪恐怕死,一被俘虜就稀了,很難讓陳鳴至心信賴他。一開端陳鳴就並不信賴他,但鄭聞當過十好幾年的幕僚師爺,措置起各種庶務是得心應手,並且在暗營對他的悠長監督中,也冇有發明鄭聞與清軍細作有勾搭的跡象。陳鳴現在固然還是不能完整的信賴他,卻也用他的才。

“稟多數督,黃山炮台的主力軍隊已經後撤。”

在安慶搞技校,那就是為了拉攏本地的民氣。並且時候合適的時候,複漢軍還會展開西式的初等教誨,或者說是當代化的黌舍軌製,陳鳴所熟諳的黌舍教誨軌製固然發源於西方,但是他更加熟知的那一套與18世紀的西方教誨軌製是不是完整合適,他可冇譜。初等教誨,另有更初級彆的職業技術學院,然後漸漸的向綜合學院和大學邁進,乾甚麼事都要一步步的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